•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人物画家为何热衷表现少数民族风情 发布时间:2016/4/4 15:04:09   来源:新快报

在“徐蒋体系”之后,对中国画的改造拓新,人物画领域是最为显著的。在国画的人物画风里面除了表现很多时代的主题和时代特色的人物画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表现少数民族风情的人物画。

很多人物画家很有激情和富有感情地画了不少中国的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画,这一点在中国人物画的情趣、内容、探索、开拓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成果很大,体现在很多人物画家上都有这样的表现。历代的中国人物画主要表现汉族文化,较少表现少数民族,虽偶然也有,例如敦煌壁画,唐代宫廷画里出现些等,但实属少数。

因此,这类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画,被称为二十世纪的“现代(这里的‘现代’的概念只是非古代,而并非‘现代艺术’)人物画”。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使得中国人物画开拓了新的品种和新的局面,给中国画人物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特色,经过不少画家的努力,为历史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

例如黄胄,他除了一些包括《洪荒风雪》等主题性创作之外,也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风情画,特别以画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而著称,主要是表现他们的歌舞、欢乐和节日,有单独人物,有群像。如他们骑马,在草原上奔走,欢庆节日等画面都给画坛留下非常深的印象。他是用毛笔速写性的线条来表达,形成了很强烈的创作特色。而他表现新疆民族风情画题材成为了他作品的一大特色,并与他擅长的驴、羊相结合,更显生趣。

又如方增先,过往创作如《粒粒皆辛苦》,《说红书》等,近年很驰名的作品是《母亲》,描画的是一个藏族母亲。跟他过往着重强调造型不同的是,他运用了文人笔墨去画去写,要表达一种青藏大地如母亲孕育的象征意义。

又如刘大为,他也画了不少藏族和蒙古族的风情,除了《晚风》这样的代表作之外,还大量创作藏族和蒙古族风情的作品。因为他早年生活在内蒙古的包头等地,这些画作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中国各大美术学院国画系的人物专业,也经常有很多老师和学生画了大量藏族风情题材的作品。又如周思聪,是一位杰出的女人物画家,她画了《人民和总理》《矿工图》等创作,很多也画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傣族、苗族的人物都在她笔下表现得非常生动有趣。而且笔墨运用得潇洒和奔放。再如杨之光,他也画了不少少数民族风情的题材作品。有时候以群像,有时候以一两个人物形象组合出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物画家非常倾情于描写少数民族的风情。这也许跟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特性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情怀有关,另外就是少数民族的服装饰配也非常使得中国画人物画家色彩得以充分的发挥。

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画之所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至今一直长盛不衰方兴未艾的原因,也许在于少数民族的奔放热情特性特别有利于画家情感的抒发,笔墨的运用,色彩的挥洒等等。几乎每一位从这个年代走来的人物画家都留下过少数民族风情题材的作品及至杰作。这是我们研究中国画人物画的新国画风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访整理:梁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