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本次文献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承办,福建省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协办。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在冯健亲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委员通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编撰了《中国现代漆画文献集》,策划并成功举办了本次展览,希望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漆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
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冯健亲(左一)为嘉宾讲解漆画作品
中国漆画,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绘画品类:一方面它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漆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现代画种它萌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与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作为年轻画种的中国现代漆画虽然历史不长,但亟需进行认真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漆画属于视觉艺术,材质美与技法的丰富性是其最为显著的亮点,其直接的视觉效果是任何媒材无法替代的。因此,举办一次文献展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现代漆画文献展”是一次以漆画原作为主体的文献性回顾展,通过作品编排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历程进行了一次形象性的诠释。展览由二部分内容组成:其主体部分是中国现代漆画自萌生起至20世纪八十年代期间代表性人物的漆画原作;此外,为弥补作品征集上的不足,特制作了一部视频资料片在展览期间播出,介绍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全国美展中入选漆画作品的图像或文献资料。
本次文献展共征集漆画作品165件,相关作者92位。一次性聚集数量如此众多的具有文献价值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历程中尚属首次。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将有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现代漆画原作——吴埜山金漆《自画像》(创作于1931年)的首度亮相;此外,诸多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漆画作品,包括一些漆画重要作者的早期作品以及许多漆画界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的展出也是本次文献展的亮点。
开幕式上,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发来贺信,对“中国现代漆画文献展”的开幕致以热烈的祝贺。贺信指出: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漆艺术源远流长、成绩辉煌;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漆画从传统漆艺中脱离,经过几代漆画艺术工作者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大胆探索,开创了现代漆画的创新发展之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漆画的队伍建设承前启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浩瀚江海需要百溪汇流,万丈高楼需要垒石之功,在此时机,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集全体委员的智慧,调动全国的专业力量,历时一年多时间筹备的“中国现代漆画文献展”,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对文献的梳理。这将有助于我们摸清自己的家底珍藏,继承传统;有助于我们理清漆画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更有助于我们奠定坚实的根基文脉,开拓未来。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周京新在致辞中说,漆画是一门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专业门类,有着独特的工艺特性和制作过程,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做”的方式和精神,造就了漆画与众不同的视觉感染力。
作为展览的主要组织和策划者,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冯健亲发表了简短而热情洋溢的发言,向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向众多老漆画家、广大艺术界同仁的关切帮助,向展览团队和众多志愿者们的辛勤奉献,表示真诚的感谢和敬意。福建省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提供了大量珍贵的馆藏作品,中国老漆画家也纷纷拿出自己珍贵的作品参加展出,使得展览较为完整全面的展示了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历程。他希望接下来的全国巡展,能够齐心协力将这次珍贵的、展期漫长的活动办得圆满成功,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江苏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章剑华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展览有四个特点:一是汇聚全国力量,多方大力支持,是联合办展的生动体现;二是整理几十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文献历史意义突出;三是囊括众多价值连城的稀见精品力作,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集体亮相;四是理论研究文集与学术对话同步开展,创作与理论学术含量深厚。他表示,此次展览在中国现代漆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展览现场
此外,多位因故未能前来参加开幕活动的受邀嘉宾向主办方发来贺信。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在贺信中写道,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历程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工程,也是一个难度很高的研究课题。此次展览充分体现了漆画艺术界同仁们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共同的学术热情。文献展的举办和文献集的出版,将会起到弘扬优秀传统、推动探索创新的重要作用。
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湖北美术学院唐小禾教授在贺信中写道,中国漆画与中国壁画一样,同为既古老又紧随时代的艺术门类。同样是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上,首次作为独立画种参展,拉开了各自在新时期发展的崭新篇章。如今,编撰《中国现代漆画文献集》并举办中国现代漆画文献展,既是对过往历史的梳理,也为漆画事业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筑基之功。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教授在贺信中写到,中国现代漆画文献是一次经过认真筹划和精心设计,投入很大精力完成的大工程,它生动呈现了中国现代漆画成长发展的艰辛而富有成果的历程,为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瞻望未来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是我们硏究中国现代漆画史的重要依据。
著名美术评论家皮道坚先生在贺信中肯定了中国现代漆画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与重构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导的《中国现代漆画文献集》编写工作及中国现代漆画文献展意义重大。
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先生认为,此次文献展的学术价值非同小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漆画原作和早期漆画艺术家的发现,将改写现代漆画的历史。《中国现代漆画文献集》的编撰出版,更是凝聚了漆画艺委会同仁多年的心血,奠定了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坚实学术基础。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林祥国,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冯健亲,江苏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章剑华,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中国美协艺委会办公室主任咸懿,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唐明修,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刘旭东,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省国画院院长、省美术馆馆长周京新,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赦,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承志等嘉宾出席开幕仪式。
展览现场还开展了由张晓凌任学术主持、冯健亲、李砚祖共同参与的对话论坛活动,论坛嘉宾与在场艺术家和观众就中国现代漆画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积极良性的互动,学术氛围浓厚,现场气氛热烈。
对话论坛现场(上图左:李砚祖、中:学术主持张晓凌、右:冯健亲)
南京站结束后,本次文献展还将在宁波、厦门、南昌、武汉、太原、重庆等地举办巡展活动。
主办方与宁波、厦门、南昌、武汉、太原、重庆等地签署巡展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