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本报讯“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的一等奖作文被指抄袭,这实在很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好的写作大赛”的比赛,评委多达150位,多是讲授写作的教授和专家,评委会主任还是北大教授、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在北大的声明中,他们承认,评委会对涉嫌抄袭的作品形式和文体缺乏“关注和了解”。这么多业内权威层层把关,竟也未能识破,评委眼光的“老化”程度让人感到吃惊。而这也是不少文学大赛普遍存在的问题。
150位教授专家不识“同人文”
这篇一等奖作文名为《闪电》,被指抄袭了“同人文”《未完成的肖像》。从网友公布出来的对比证据来看,很多表述几乎是一致的,《闪电》确实存在抄袭的嫌疑。而据青年报记者了解,这还不是此次创意写作大赛唯一被指抄袭的文章,这位王姓参赛者还被指另有两篇入围作文同样涉嫌抄袭,而且同样是“同人文”。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大艺术学院、北大新闻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和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等主办的这个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因为主办单位权威、评委知名、佳作不少,而被称为“中国最好的写作大赛”。现在这个比赛一下子有三篇文章被指抄袭,而且都是在“同人文”上栽跟头,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这个著名写作大赛的声誉也大受影响。而且耐人寻味的是,正是凭着一等奖的名头,这位王姓参赛者在几天前已经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报名的初审,正处于公示阶段。此事一出,北大和清华都有点慌了神。
前天,北大就此发表了声明,承认“评委会对‘同人文’这种新的写作形式及所涉同人作品缺少关注和了解,我们现在正按既定程序进行审核,将于近日给出最终结论。”此声明一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人们感到非常的困惑:那150位评委不都号称是青少年写作的权威吗?他们为何又会对在青少年中红得发紫的“同人文”如此陌生?曹文轩真的已经算是儿童文学界明星级的人物了,竟也将涉嫌抄袭的文章收入到他自己主编的《倾听未来的声音》一书中。这也说明他确实不曾识破抄袭。
搞青少年文学研究的一批专家,竟然不识“同人文”,对青少年文学缺乏全面的了解,这恐怕正是此次写作大赛在爆出抄袭丑闻之外,最让人震惊的地方。
评委视野“老化”令人担忧
“同人文”一词源自日本,是一种全新的文体,主要是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作的二次创作。此次被指抄袭的《闪电》就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了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同人文”现在在青少年中非常火爆,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同人文”,也有大量的读者。所以让人想不通的是,这次针对青少年的创意写作大赛,评委们竟然对“同人文”缺少关注和了解。
不过如果此次抄袭事件不曾发生,评委们也就不会承认自己视野的缺陷,那人们对一些优秀之作为何没有获奖恐怕还蒙在鼓里。不过据青年报记者了解,文学评奖评委眼光“老化”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现在的一些所谓权威的文学评奖,其实话语权还都掌握在主流正统的文学专家手里。这些专家都有了一些年岁,所以虽然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有时也会力不从心。因此也就出现了搞青少年文学研究的,不了解青少年文学的全貌,搞网络文学研究的,没读过几部网络小说等情况。
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原有评委的视野又不断“老化”,这就使得很多著名的文学评奖经常出现“遗珠之憾”。久而久之,声誉大跌,评奖也就成为了那么几个评委的自娱自乐。试想如果“北大培文杯”的评委会能邀请几位优秀的青少年人气作家加入,恐怕也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丑闻。
现在的问题是,也许评委们未必不知道视野“老化”的危险,只是文坛“圈子化”太厉害,文学评奖要吸纳新人未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结果就造成“圈里的人玩不来,圈外的人进不来”,文学奖在不断地创办,又在不断地速朽。中国的文学评奖很少有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读者所认可的。相比之下,国外很多著名文学奖项就很注意这一点。即便是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百年老奖,评委会里也有不少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而中国文学评奖要想改变这一局面,打破“圈子化”才是关键。记者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