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5月15日晚上的中国嘉德“大观”夜场,让沉寂已久的拍卖场再度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争相报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名人曾巩的《局事帖》,当晚拍出了2.07亿元的成交价,成为了轰动的新闻。加之整个夜场高达超过11亿元的总成交额,让人感觉,媒体报道似乎都在看钱。其实在笔者看来,钱和钱不一样,此时此刻能如此高价成交,反映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大道理——“现金为王”。
《局事帖》并非第一次现身拍场,其最近一次露面,是在中国艺术市场上一轮繁荣期刚刚露出苗头的2009年秋拍。当时,在北京创办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尤伦斯基金会将一批中国艺术收藏付诸拍卖,其中就有这件《局事帖》,经过反复争夺后以超过1.08亿元的天价成交。当时破亿成交的拍品不多,拍卖结果也引发了媒体的争相报道,惊呼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了“亿元时代”。
时隔不到7年,《局事帖》的身价已经加了近一个亿。更让媒体和舆论关注的,是微信朋友圈里不久就传出一个消息,而且很快得到嘉德的官方消息证实,这件作品的买主就是电影大王、华谊兄弟公司的董事长王中军。更有趣的是,夜场拍卖尘埃落定后,被圈内人称为“任性哥”的著名藏家刘益谦连夜发了一段微信:“唐宋八大家,只藏有一家,曾巩孤品二次现拍卖,二次拼到最后,无奈还是失之交臂,今夜无眠。”原来,这件《局事帖》的前一口买家,居然是他。
这里刘益谦提到了一段典故,当年他也是《局事帖》的竞买者。最后,他还是以超过1.69亿元的全场最高价,买下了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所以他会在微信里说,“二次拼到最后,无奈还是失之交臂”。
王中军热爱艺术可谓众所周知,他不仅收藏艺术品,把那些高价收购的藏品陈列在家里,还亲自动笔画画。他的收藏历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不过那时候他还不像刘益谦那样出没拍卖场。只是近两年,他才频频现身于拍卖场,屡屡重金出手,仅上亿元的案例就不止一个:在2014年11月4日的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他以617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7亿元)拍下备受瞩目的梵高静物油画《雏菊与罂粟花》;在2015年5月5日的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他又以299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5亿元)买下了毕加索的作品《盘发髻女子坐像》。
刘益谦当年驰骋证券场上,曾经有“法人股”大王之称,如今早已经从证券投资涉入实体经济以及房地产、金融乃至文化产业。而王中军则是媒体人出身,从广告界进入影视界,成为电影大亨。两位在拍卖场上狭路相逢,难怪引起舆论关注。说到“现金为王”,似乎很简单,其实却有多个层面:首先,财富有多种形式,可以是实体经济的股权,可以是房地产,也可以是股票、艺术品,但唯有现金,才可以让买家任性。而买家的任性,凸显了买家个人的选择,却也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就拿王中军的收藏来说,第一件藏品是艾轩的作品,此后陈逸飞为首的写实画派都被他一路拿下,如今他却成了跨界的藏家,不仅闯入西方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甚至闯入了中国美术传统中的最高境界——宋元字画,这表明了艺术市场的整合作用。虽然他收藏艺术品出于个人的爱好,但其作为财富筹码的作用,一定会影响到他,而古代书画作为迅速趋于枯竭的不可再生资源,一定会成为人们的首选。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前市场现金紧张,这就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基本面,影响到艺术品的流动性。同样在嘉德的“大观”夜场,同样是高品质的古代书画作品,却仅仅因为前两年刚刚高价成交过,就让知情的买家悄然回避。拍卖公司不得不把重点放在拍品是否是“生货”上。这恰恰说明中国经济形势走软的背景下,“现金为王”在艺术市场也是硬道理。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买家,企业家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制造业、商业贸易;到房地产、高科技与金融;再到传媒与娱乐业。买家的代际更迭,实际上意味着现金的流向在变。如今,娱乐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第一个崛起的板块,精英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关系变了,经典与时尚的关系也变了。艺术市场上,王中军作为新一代藏家的代表很有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