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展览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5月28日,由意大利华人艺术家协会、奥加美术馆共同主办,北京意展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意青年艺术家联展”在北京奥加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了42位中意青年艺术家的60余件作品,涵盖了水墨、水彩、油画、版画、漆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门类。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与风格门类的作品聚集于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语境互文关系。
活动得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佛罗伦萨市政府,托斯卡纳大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奥加美术馆馆长李英杰,意大利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王圣文,罗马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GIUSEPPE MODICA,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孔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策展人武洪滨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展览将展至6月12日闭幕。
奥加美术馆馆长李英杰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意青年艺术家联展今年已是第二届,继上一届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成功举办后,本次展览来到中国北京。对于中意青年艺术家联展,不仅仅是一次时空的转换,更是两种灿烂的文明形态的一次互动。
中国、意大利两国都是文明古国,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浩瀚的历史的长河中,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便有非常丰富的史料记述。早在明代时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将西方文化带入中国,绘制了《山海舆地图》。清代时期,又有意大利艺术家郎世宁来华任宫廷画师,并曾参与圆明园西洋楼的建设。郎世宁的画作创造了新的样式,兼顾了中国审美观念,同时又把西方创作的方式结合起来,其诸多作品至今都还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中。纵观艺术发展史,中意两国艺术源远流长,作为文艺复兴发祥地的意大利率先将绘画从宗教和祭坛中独立出来,成为重要的艺术门类后,影响了整个欧洲继而影响到全世界。而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水墨艺术历经千年传承,在21世纪的今天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艺术表达手段。就像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间日渐交融的趋势一样,中意两国的艺术也在不断地深入交流与发展。在这一趋势下,青年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代表着艺术的发展方向与未来。“中意青年艺术家联展”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展览,自2013年在美第奇宫首届成功举办后,今天在北京奥加美术馆拉开了第二届的帷幕,这也意味着中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友好合作正朝着更为深入和稳健的阶段迈进。同时,这个展览作为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不仅见证了两国艺术家在艺术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也体现出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进行更深层次交流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展览展出的作品
意大利嘉宾在展览现场
在当代语境下,文化多样性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这也要求我们对艺术的差异性予以充分尊重以及对差异性间的沟通引起足够重视。不可否认,作为两种不同文明形态的代表性国家,中意两国在本土文化上的差异十分明显,就艺术家的创作而言,从个人经历、成长环境、文化认识,到创作背景、选题立意、技法表达都呈现出有很大的不同。地域及文化上的差异,也为对比性研究提供了可能。
展览展出的作品
基于此,本次展览的初衷与目的正在于通过中意青年艺术家作品的并置与对话,呈现中意两国青年艺术家在文化艺术及思想观念层面的交流与互动。不言而喻,本次展览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中意青年艺术家的艺术理念与艺术水准。他们在纵横交错的时空网格上定位着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在纵向的时间上,这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分别从各自角度展现了他们对这个时代独特性的艺术思考;在横向的空间上,他们则将艺术思考与本土性相结合以呈现地域性的文化思考与认知。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意两国的青年艺术家们呈现出的通过自身的艺术思想来探索各自独特的艺术表达样式与语言的意图与想法。在入选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们丰富且极具个性的的表现视域:或将个体存在经验作为表达主题,或将母体文化作为阐释视角、或将自然观照作为抒情对象,或将人文关怀作为内涵初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无疑,每位青年艺术家都在积极地通过绘画这种媒介方式传达着自己对身处其中的这个时代与世界的态度与看法。
展览现场
我们相信,作品的内涵阐释也将在新的语境中因观者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经验的不同而产生出新的意义维度。同时,不同地域与门类间的相互交流与对话无疑也将促发艺术家们在创作上产生新的可能性,从而让艺术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走向更为广阔与多元的发展空间。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一艺术平台加强中意青年艺术家间的学术沟通,更希望这一展览为中国与意大利这两大文明古国搭建起一个当代艺术交流的通道,让更多的热爱艺术的青年朋友在其中相遇、相识、相知。
参展艺术家与到场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