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启功先生有一次坐飞机经过华山,口占一首诗,“华岳齐天跻(jī)者稀,如今俯瞰有飞机。一拳不过儿孙样,万仞高岗也振衣。”这首诗前两句很好理解,后两句特难理解。先说前两句,“华岳齐天跻者稀,如今俯瞰有飞机”。“华岳”是指西岳华山,五帝时称“太华”,夏商时称“西岳”,雅称“华岳”。华山素以险绝闻名天下,“自古华山一条路”,险居五岳之首。华山雄踞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交汇处,北瞰黄河,南依秦岭,五峰(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环峙,高擎天空,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古时“华”、“花”相通。跻,登上之义。这两句是说,华山高与天齐,能够登上华山的人很少,不过如今有飞机可坐,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坐在飞机上,再来俯瞰华山,华山的奇峰美景就可以尽收眼底了。再来看后两句,“一拳不过儿孙样,万仞高岗也振衣”。字面上乍一看,好像启功先生要在华山顶上抖衣服似的。这样理解肯定是不对啦。要理解这两句诗,得先看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白居易有一篇散文叫《太湖石记》,记载当时丞相牛僧孺钟爱奇石,其镇守江湖的僚属投其所好,“乃钩深致远,献瑰纳奇”,以致“四五年间,累累而至”,而牛僧孺对僚属所献奇石,也是“独不谦让”,以致“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到处放满了奇石。牛僧孺以太湖石为甲等,以灵璧石、天竺石(产自浙江天柱山)次之,终日“与石为伍”,“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这些奇石,每到晨昏,就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来。可以说,自然界的“三山五岳,百洞千壑”,一切尽在其中;自然界的百仞高山,在这里一小块石头就可展现(百仞一拳),自然界的千里景色,在这里一瞬间就可看尽(千里一瞬)。所有这些大自然的奇观,坐在家里就能一览无余,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
另外,杜甫有一首写华山的七律,其中写道:“西岳崚嶒(língcéng)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意思是说,华山高耸挺拔、特立独尊,其他小山峰就像儿孙一样布列在它的四周。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太湖石记》和杜甫的这句诗,基本上能把“一拳不过儿孙样”解释清楚了,即从飞机上俯瞰华山,华山四周的山峰看上去只有拳头般大小,一个个就像是华山的儿孙一样,唯有华山巍然屹立、直入云端。
第二个故事,是屈原与渔父的故事。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被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不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而能与世推移(随从世俗不断改变自己)。世人皆浊,何不淈(ɡǔ)其泥而扬其波(为什么不搅乱泥沙、扬起水波,同流合污呢)?众人皆醉,何不餔(bǔ)其糟而啜其醨(lí)(为什么不去吃酒糟、喝薄酒,一同烂醉呢?何故深思高举(为什么要思虑深远、行为高尚),自令放为(让自己遭放逐呢)?”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刚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要掸去帽子上的灰尘),新浴者必振衣(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安能以身之察察(洁白之义),受物之汶汶(ménmén 玷污)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怎能让高洁的品质),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wǎn)而笑,鼓枻(yì 敲击船舷)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 洗)吾缨(帽带子);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这个故事见于《楚辞•渔父》,或谓作者即屈原,或谓作者另有其人。
另外,西晋左思有一首咏史诗,其中写道:“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结合屈原的“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启功所言“万仞高岗也振衣”的意思也就明白了,即使在万仞高岗,也要抖落掉身上衣服上的灰尘,也就是说,不管在哪里,也不管身处多高的位置,始终要保持高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