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2014、2015中国现当代书画市场趋于平淡甚至低迷。回顾分析近十几年来中国书画拍卖行情和走势,中国古代书画将逐渐成为书画收藏界和投资人的“新宠”。
从新中国成立至本世纪初的中国书画市场来看,古画市场相对于现当代书画市场显得不尽人意。但通过近十几年的书画市场交易来看,古代书画相比现先当代 书画更经得起历史的考究和艺术市场的验证,“古不如新”的现象将会慢慢成为遥远的过去,这是艺术发展的规律。20世纪90年代,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如雨后 春笋般的兴起,随之把中国当代书画和当代艺术的市场价炒作到了天价。加上海外资金的介入,当代艺术和现当代名家的作品价格腾盛的离谱,与古代书画相比明显 偏高。
艺术价值的标准是收藏家衡量书画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则。纵观中国美术史,历代有不少画家曾经在市场上被热捧,而更有多少画家却是 “门前冷落马稀”。
“元四家”的吴镇早年无人问津,而他邻近的水平一般,善于炒作的画家总是门庭若市画作供不应求。有人问其故,他说:“百年后自有公论。”不到百年,吴镇画风已成后来者学习的蓝本,而那位炙手可热的画家早已无人问津,更不用说名留青史了。古代书画的收藏是高品位的收藏,属于大收藏,不是普通老百姓的藏品。古 画收藏是文人雅士赏玩的奢侈品,一时的价格并不代表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与蕴含其中的文人气息是分不开的。

中国历代文人雅士以尚古、摹古视为对传统笔墨研究的根本,特别在书画方面,可谓一脉相承、能人辈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人笔下的韵味今人无法全部领 悟和超越。古画的高雅、稳定恰恰折射出“当代艺术” “新文人画”“当代水墨”等的荒唐、狂躁与肤浅。收藏鉴赏古画是一个品读 “古味”“韵味”“修为”的过程,这就要求收藏者具备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至于古代书画,其艺术价值早有定论,现存古书画数量有限,一画难得,藏 家若不是急需用钱,怎会把它拿来变现当下,敢买古画者,那就得有折本的觉悟;善于藏画者,应该是一个备有高品位,有涵养且有长远目光的儒商,而非普通的投机商。
古代书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就是民国以前的书画。上世纪到本世纪初的一段时期,近现代甚至是当代的书画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大受欢迎,而历代传世作 品并不得到市场的青睐!原因何在?
据分析,原因有四:
一是历史政治原因造成了人们对古画的关注度不够,古画不及新画那样受到热捧。中国书画市场出现了上世纪4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暂时性的断层,人们对 古画市场的追捧与收藏意识比较淡漠,古画的收藏与研究在某中意义上受到限制(仅限于博物馆、艺术馆、书画研究机构和大学等)或断层;
二是国内缺少专业的鉴定和收藏家,新兴的一批书画收藏者对古画鉴定和古画收藏比较陌生;
三是市面上古画的存货量相对比较少,市场炒手很难炒热这一不成形的古画市场;
四是国家计划经济和人们审美倾向的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多数人比较喜欢轻松愉快、活泼欢快之类的题材,而古画厚重、严肃、古朴的风格无法 满足人们大众化的审美需要,而出现了一个很反常的现象。一个稍有点名气的画家所卖出的画价远远高于明清时代一些画家。在当代画家中,被冠以“山水大师” “中国画大师”头衔的数不胜数。从长远看,古画由于它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投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比新画更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古不如新”的现象应该只是暂时的,表面的。

从投资古画的风险来看,古画的投资风险远小于近现代书画。古画更经得起时间、历史及价值的考验。原因是新画的价格可能受到很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如 人为炒作、时尚偏好、画家存世作品的多少等,因而价格存在人为性,虚假性,很难确定作品的真正价值。古代书画之所以得以收藏是因为更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市 场的考究。能流传到今天的古代书画,大多数都是有传承的历代珍品或传世佳品,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保值来看,其潜力巨大,无需置疑。古籍收藏家周铁宁先生曾 指出:“在中国台湾和日本,近现代名画的价格从来没有超过古画,这都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而这种艺术素质在中国内地还需要长期的培养,随着人们审美层次提 高,认清了炒作的真相,古画的升值潜力会体现出来。”
1995年瀚海推出北宋张先《十咏图》,1800万元成交。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夜场“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明代古画《十八应真图 卷》以1.6912亿元成交,打破了中国绘画历次拍卖成交世界纪录,成为国内单件成交额最高的艺术品。2010年秋拍,北宋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亿 元成交,将古书画市场推向了一个高潮。2011年元代画家王蒙的《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成交,成为当年春拍最高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仅次于 2010年拍卖成交的黄庭坚《砥柱铭》,使王蒙《稚川移居图》成为史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2012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元代画家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 经过几番竞价最终以1.012亿元成交,成为当年秋季全球拍卖首件成交价过亿元的中国艺术品。2014年秋拍,国内拍卖公司成交的书法作品共创收 40.91亿元,北京保利推出的乾隆书法《白塔山记》以1.16亿元成交,成为年内地拍卖市场上唯一一件过亿的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国内中国书法作品拍卖的 最高价。自十八大以来书画交易市场受到“腐败书画被查”“礼品市场的不景气”及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无规律的书画价格飙升的势头早已放缓,当代书画遭 遇冷淡,其学术上仍需定论和沉淀,在价格上仍需市场验证和确定。而古代书画的稀缺价值和历史价值使得近年来市场表现更为活跃,2014年、2015中国古 书画以迅猛的势头向国际艺术品市场冲击,中国古画将会成为艺术市场上名符其实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