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2015年5月9日下午,震旦博物馆与观想艺术合作推出"桃花绘-周春芽铜雕艺术"展览,以桃花铜雕以及"桃花"、"绿狗"等系列版画作品,聚焦艺术家作品中"绘"与"塑"的特质,探讨艺术家创作历程中的传统与创新,为春末的上海带来一股淡雅的拂面春风。展览从5月5日到31日在震旦博物馆1楼艺文厅展出。
秉持"保护·传承·奉献"的宗旨,震旦博物馆在推广古器物学研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持续关注"古今对话"的跨界议题。本展览即是继上海双年展系列展"在创造-当代艺术在震旦"之后,对该议题的一次深入讨论。
"山石"、"瓶花"、"绿狗"、"桃花"是周春芽创作中常见的主题,这些主题经常相互更迭且相互增强,本次展览透过"绿狗"与"桃花"两个系列作品,探讨艺术家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水墨传统中笔墨意趣的探索和理解,体现在周春芽创作中"形体表现"与"书写情趣"两个面的辩证关系,终于在立体雕塑的"绘"与"塑"中创造出新的平衡--桃花铜雕。
1995年起周春芽开始将宠物黑根带入画中,一次偶然性的用色尝试之下,"绿狗"从此变成艺术家赋予情感、注入象征的系列创作。然而在情感转喻之外,"绿狗"其实是一个假托的命题,造型、力量、密度、色彩等面向,才是艺术家画法提炼、解决笔触问题的过程。周春芽藉由两种纯粹化的创作语汇表达,凝练奔放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彩,探究形体掌握的问题。艺术家试图在平面画布上将绘画对象"绿狗"的形态、体积攫取出来,并在其中响应传统文人画中逸笔草草却形神具现的表现力,即在平面中建构立体的尝试。
2005年,"桃花"这一意象,从人物及绿狗绘画的陪衬背景转而成为画面主角,并且逐渐演变为周春芽创作生涯中代表性的高峰。"桃花"系列作品中涌动着的是艺术家对自我生活、情感的描述,透过笔触和色彩来书写无数的情绪,上百幅情景各异的桃林样态,在艺术家与观者之间牵起了微妙的联系。在艺术家情感描绘的桃花绘画中,每一位观者彷佛从中读出自己的故事。桃花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常用以借喻爱情,却不似四君子有许多图像化的寓意体现,"桃花"系列成功将表征爱情的桃花意象化,艺术家内在冲动的自在笔触描绘自然空间,时而繁密时而疏松,色彩或粉柔或妖艳,酣畅淋漓。在景、情、意三者具现中,周春芽已直追文人画中笔随意走的写意趣味。
继桃花绘画畅快恣意地将空间维度消解为平面化意趣之后,周春芽透过铜雕绘画再次将平面与立体两个命题合而为一,其桃树在捏塑中,将动态的笔触凝结成静止的瞬间,而后在铜胎上赋彩,"绘"与"塑"一体融合,表现出形体感、量感、质感并赋予塑像以勃发的生命力。栩栩如生、神气十足的桃花铜雕,像一个纪念物,代表着艺术家意念表现的自由。从周春芽平面立体化、立体平面化乃至平面立体互为表里的辩证过程中,我们看到艺术家在创作表现中安然地迈开"我自有我法"的创新之路。
不断蜕变的当代艺术代表人物-周春芽
周春芽被视为是中国当代艺术界中对色彩把握最好的画家之一。1980年代末期,他自德国学成归国,从未失其本心,仅以艺术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不陷于窠臼、沦为单一符号创作者的决心,让周春芽始终追求一种个性独具的创作方式。透过既强烈又细腻的色彩,与时而凝重时而奔放的笔触建构的画面,他的作品给予观者以巨大的视觉冲击。从其著名的"山石系列"、"绿狗系列"、"太湖石系列"、"红人系列"、"桃花系列"到"园林系列"新作,贯穿的核心基调仍是表现自然中最本质的东西,这也是其画作的一贯气质。
综观周春芽四十多年来的创作历程,无疑是一段亲近传统、迈开新路的过程,如此的成就展现出一种中西并融的结晶。他曾在访谈中提及其绘画有着对传统的依恋,虽然随着时间与生命经验推移,其绘画主题不断变化,却执着于用最中国的技法画油画。因此,我们看到他成功地用新表现主义的形式来理解笔墨精神,使其作品显得既张扬又真诚。
周春芽认为,艺术家具个性的创作语言是艺术最核心的部分,且来自于创作者本身的生活。他将传统的题材加以创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因此,作品主题只是一个媒介,藉此开启的是一扇看世界的窗户,这种引导性的力量其实来自于作品中体现的艺术家个人思想。在周春芽创作思想和历程中,艺术家生命与艺术表现的相互蒙养:一个艺术家凭借着热情与敏锐知觉,从自身文化传统中取样,创新陈述出自我生命情感新语汇。
围绕"传统与创新"这一永恒主题,震旦博物馆五楼古器物研究中心正在展出的"先秦两汉动物玉雕展",全面诠释了玉器历史中传统的延续与创新的激荡。不同的媒材,迥异的年代,穿越千年的沧桑,博物馆的馆藏玉雕传达出古人在传统中持续创新的精神,以及平面与立体的辩证关系,与周春芽的创作中所体现的理念也可互为参考。在传统中汲取营养,在创新中走出新路,可以被视为一种理解文化艺术的线索。
展览开幕酒会结束后,开幕艺术对谈讲座《桃花淬炼》将会在15:30-17:00举行。艺术家周春芽将会与《艺术当代》编辑漆澜对谈,与观众分享其四十多年的创作历程,并重点探讨新作品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