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摘要】艺术品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物,其价值有着不确定性,价格的确定也是和艺术品本身之外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的虚高已经普遍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质疑,保持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还需要多少资金投入?估计需要一个谜样的数字。过高的投入保持其高度,还是降低投入促使其降温,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品 艺术市场 规范性 信用度
艺术品,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物,其价值有着不确定性,价格的确定也是和艺术品本身之外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就艺术品的本质而言,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界定,而艺术市场中的艺术品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承载物。
一、艺术品的价值标准
艺术品,作为一种精神的文化产品,其价值的确定有着特殊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约定俗成或契约式的认同,尽管这种标准只是在一定的群体和一定的环境中起作用,而这种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当艺术品和金钱搭上关系之后,价值就不得不以价格来作为评判标准之一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艺术品的价格已逐渐成为价值的主要评判标准。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当下艺术市场的潜规则已经使得艺术品价值和价格的非对等性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品的一个显著特点。艺术品的市场化对于艺术的特殊要求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艺术的自身发展。艺术的规范化,首先要求艺术品评价标准的规范化,评论、策展、画廊、美术馆、收藏家等各种力量应该严格、规范地要求自己,要客观地面对艺术家和艺术品。
中国的艺术市场已经成为金钱和权力交易的便捷场所,大量的投资涌入艺术市场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期望获取更多的资金。对于不产出实用物质价值的艺术品而言,高额价格的保持更为依赖市场的信用度。艺术市场的特殊化要求表现在艺术品上就归结为对真伪的判断上,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判断又集中在艺术家的风格界定问题上。市场的商品品牌化要求,导致了艺术品的风格统一化要求。于是,艺术家的风格趋于稳定性之后就很难于变化,不稳定的年轻艺术家又普遍以成功艺术家的模式作为参考,这样就导致了时代风格的趋同性。趋同性的作品就使得作品本身的区别性越来越小,判断就转而以原创性为依据,作品的价格转而依赖于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艺术家的身份。
二、艺术市场的泛化
艺术家这个称呼职业化的过程,就是艺术品趋于商品化的过程。艺术家在今天的中国当代社会渐渐成为一个泛化的称呼,从事艺术创作相关工作的人都被普遍地称为艺术家。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中国当代物质化的精神理念很明显地影响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艺术家作为知识分子的其中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物质化的社会中,并难以自拔。艺术市场的泛化,使得艺术家不情愿地成为了一群“被规范者”——艺术家的被动性体现在艺术品的题材、技法、大小等多种方面,这些形式化的外在趋同性与艺术家内在的情感有着融合和游离两种状态,但是,都不得不在艺术市场的选择下趋于分流。我们不禁发出这样感叹与疑问:真正能为艺术而创作的艺术家哪里去了?
艺术家和评论家、策展人、画廊老板等与艺术相关人士中的精英者始终对于当下的境况持批判态度,这种态度和他们既得利益的身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物质化的社会精神产生精神物化的导向性,并且使得其蔓延在整个艺术界,最受影响的不得不说是青年的艺术家和批评家、策展人等相关的业内人士以及艺术院校的学生。
三、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值支撑
中国当代艺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建立的国际地位和此后飞速增值的经济神话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是否会步此前日韩艺术的后尘呢?这在业内人士的言论中普遍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中国当代艺术能够保持持续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进入新的拐点。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的虚高已经普遍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质疑,保持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还需要多少资金投入?估计需要一个天文数字。投入艺术市场的资金能够产生的价值只是欣赏价值和信息价值等非物质性价值,但是,资金的分成却是复杂而非循环的。
作为信用代券性质的艺术品一旦失去资金的支撑,局面必然是信用缺失,有价无市。起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房地产、股票同样不可避免的陷入困境,艺术市场不受影响似乎是不可能的。如何影响呢?影响的程度是如何呢?这都是要具体研究的问题。一个没有疑问的问题就是,如果中国的当地艺术市场仍然是过多地依赖国际资本,那么,在国际市场不稳定的今天就不可避免地要陷入一个新的危机。
资本本身是没有立场的,掌握资本的人,不仅掌握着资本的投资方向也掌握着资本的运作。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的资本明显不是简单的收藏资本,而是复杂的资本融合。资本投入者的目的多数是获取更多的资本,投入艺术市场是一种投资牟利的方式。资本控制性的本质在艺术市场也得到极大的表现,特别是拍卖这个二线的市场使得艺术品成为炒作的标底,竞拍只是资本控制下的一场戏而已。耿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