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展览现场艺术家王华祥与嘉宾合影
2015年9月11日上午10点,“三条命”王华祥个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策展人刘礼宾,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系主任、艺术家王华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系主任苏新平及诸多艺术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
王华祥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这批东西是我过去作品的一个大爆发,整个展览很多作品都是我二十多年前的作品的草图,今天我把它变成装置了,我同时又是一个对绘画非常捍卫的一个人。这几十年当中,整个世界的艺术界都是反绘画的,我是特别维护绘画的。我个人的艺术道路几乎是从传统走到当代的一个过程,这一次展览可能是我所有作品的一个镜面,折射在我的艺术品当中,把那些看起来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艺术融汇在一起,变成一个新的有机体,这是我特别激动和兴奋的一件事情。这个完成了过去艺术史上互相排异的一个观念,在我这个地方,我觉得这个排异期完全结束了,不光是我个人的,我觉得世界艺术的排异期都结束了。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上发言
策展人刘礼宾发言
艺术家王华祥发言
这批今年的新作,灵感其实来源于我家里的一个旧皮箱。我觉得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画布上话呢?为什么不能在各种载体上画呢?后来我就把那个破箱子拿来画了一下,后来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当你面对的不是画布的时候,你会觉得你激活了这些死去的物品,于是整个展览我就做成了一个“弃物”的展览,绘画过去是被当成弃物的。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不存在好的艺术与不好的艺术,对的与不对的艺术,过时的与所谓前卫的艺术,艺术家应该是自由的。我觉得整个艺术史就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艺术史,我们自己把自己捆起来,然后这就是文化,所以我觉得我是反文化的。
策展人刘礼宾接受采访时说到,这个展览基本是王华祥的一个新作展,以新作为主体,然后向前衍伸,在这里面有几个线索,一个是语言的线索,从刻刀的表现力到油画物质性。另外一个就是他个人主体的不停的向前推进和与自己的一个对话,不停的超越自己,改变自己。还有一个就是他涉猎的艺术形式之广。以这几条线索为基础,定位这个展览的名字叫做“三条命”。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王华祥作为一位重要的“发声者”,其作品、言论、主张所交织成的“摇滚乐”不绝于耳,使他成为当代艺术领域、艺术教育领域一位举足轻重的教育家、艺术家、思考者。
这次展览的新作多基于现成品而成:废旧行李箱、花盆、树枝、假花、木偶、抽屉、雕塑教具、调色板、树脂……如果仔细回溯一下,这些物体本来就是他的“画中物”,而有意识使用现成品,正式开始于他2010年的《等待花开》系列作品。废旧行李箱——《家庭》(1994年),树枝和假花——诸多系列作品,木偶——《并非虚构》(2012年),花盆——《等待花开》(2014年),抽屉——《拉开的抽屉》(1995年)和《隐私》(1996年),雕塑——素描作品,调色板上的油画颜料——《名画》(1995年),树脂——《晚饭之后》(1994年)中的“流体”。不知道王华祥自己在选择这些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凡有过写生经验的人都知道:当画过某人、物之后,对他(它)的理解会深入很多。不经意的选择,可能也会有非偶然的结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新近在他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手写文字,又让人们回溯到90年代他作品中的书法,不过气息已经全然不同,与画面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而非只是提示、对峙、挪用、嫁接。既增强了画面的轻松感,又加强了“词与物”的互相激活关系。颜料的“物性”和文字的“质感”本来就是相通之物,视觉语言从本质上并不区别于文字语言。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