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在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发布时间:2015/9/18 15:21:06   来源:艺术中国

 

  2015年9月16日下午,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展览由“向大师致敬Ⅱ——国际艺术大师展”、“美丽新世界——国际当代艺术主题展”、“多元色彩潮起当下——全球征集展”三个主题展览组成。共计展出超过千幅作品,配合随后即将举行的一系列高端论坛研讨活动将在未来的几周内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艺术的饕餮盛宴。

开幕式嘉宾合影

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执行主席严陆根开幕式致辞

中国侨商联合联合会副会长安晨宣读组委会荣誉主席林军贺词

组委会副主席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吕凤鼎致辞

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王建陵宣读组委会主席唐英年贺词

外国驻华使馆代表瑞典驻沪总领事Viktoria Li致辞

展览总策展人朱彤致辞

展览总策展人朱彤以及联合策展人俞可、Eleonora Battiston、夏可君

组委会秘书长、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总裁黄炳良介绍展览组织情况

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最具看点的单元当属“向大师致敬II——国际艺术大师展”。该展展出了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利源集团20年来的企业收藏,包含西方立体主义毕加索,印象主义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后印象主义高更、梵高,野兽派马蒂斯,巴黎画派夏加尔,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现代派雕塑家亨利•摩尔等统领西方现代艺术史一个多世纪的大师原创经典作品共计50件。并细分为四个专题呈现:毕加索、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毕加索专题展示了毕加索18件从1923年到晚年的不同媒介佳作,其中还包括毕加索的名作《戴绿帽子的女人》;在风景专题里,展示的莫奈《睡莲》是在其所有“睡莲”系列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一件,寥寥数笔凝聚了莫奈的毕生心血和艺术成就;而在人物画专题中,有梵高、马蒂斯等艺术名家作品;静物画专题,即将呈现贝尔纳•卡特林、亨利•马丁、莫里斯•德•弗拉曼克等大师作品,体现欧洲艺术发展过程中,静物画的艺术水准。

“向大师致敬II”展览现场

“向大师致敬II”展览现场

毕加索作品:戴绿帽子的女人

莫奈作品:睡莲

梵高作品:加歇医生的肖像:叼烟斗的男人

亨利•马蒂斯作品:躺着的裸体女子

阿曼德•吉约曼作品:克勒兹风景

安德烈•布拉吉利作品:塔德努瓦的弗雷恩斯教堂

安德烈•德兰作品:三个浴中的水泽仙女

卡米耶•毕沙罗作品:河边

罗伯特•福勒作品:莎乐美之舞

莫里斯•郁特里罗作品:街头一景

欧也妮•亨利•柯什瓦作品:雏菊、万寿菊、天竺葵和其他夏花

休斯•克劳德•毕沙罗作品:雷恩大道站

 

 本届美展定位于开放多元化、学术专业化的国际美展。策展团队将“美丽新世界——国际当代艺术主题展”分成四个单元,分别是:由本届展览总策展人朱彤策划的“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艺术”、由意大利策展人Eleonora Battiston策划的“Otherness(他性)——行进中的国际当代艺术”、由四川美院教授俞可策划的“实验地带——关于艺术的讨论方式”和由艺术批评家夏可君策划的“中国当代墨线艺术”四个主题展。

展览现场

  “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艺术”是朱彤老师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他认为在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当代艺术的阵痛和涅槃后,新一代艺术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信息、网络和图像时代的全面到来,给中国人带来对自己及世界的全面想象,同时这种高速发展给中国社会和民众带来的某种失衡和极大的不确定性,恰恰又带给了当代艺术家们新的艺术创作资源。艺术家们开始以更加多元化创作的姿态介入当代生活,用他们的敏感与全新的社会生活互动,创作形式开始和多种媒介相互交叉,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在集中体现艺术作品自由度和多样性的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开始逐渐摆脱西方既往对中国当代艺术标签式的界定和惯性认知。现在是一个多元发展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时代,艺术从没像今天这样活跃充满机遇。艺术最本质的精神一定要回到它原始的基点。也许我们难以把握未来艺术的方向,但恰恰是在对于未知的忐忑和冒险中迎接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到来。

颜磊作品:利悟利

张恩利作品:透明盘子

张震宇作品:灰尘计划

张新军作品:树林睡袋树林

何岸作品:夜晚或者和它的白天

李昌龙作品:我不听兔子讲故事

罗荃木作品:风景红&黑

孟柏伸作品:秩序•综合 No2

王强作品:天光水色

孙逊作品: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