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菩提瑞相,佛教与佛教艺术研修班走进大同 发布时间:2015/11/3 13:36:31   来源:艺术中国
 
老师及全体学员在云冈石窟研究院前合影留念
 
    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经过一年酝酿,在融汇《盛世吉金——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专题研修班》经验的基础上,北京鸣鹤书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及保利文化集团推出《菩提瑞相——佛教与佛教艺术专题研修班》。
 
 
云冈石窟研究院报告厅授课现场
 
    作为研修班的第二次课程,三十余位学员于10月29日晚抵达大同,在塞外初秋时节探秘波澜壮阔的北朝及辽金元历史,参观宏伟的云冈石窟及辽金寺院。
 
 
鸣鹤书苑负责人王龙致辞
 

著名佛教艺术收藏家夏明致辞
 
    10月30日,学员们来到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北朝第一个皇家修建的石窟——云冈石窟。上午,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为大家讲授了云冈石窟的开凿过程、早中晚期窟型与艺术风格的变化、北魏平城时代的历史背景、近年对石窟的新思考新研究等。下午,学员实地参观了云冈群窟与造像,遥想“山堂水殿,烟寺相望”之景,面对千年造像发怀古忧思,不仅体验了佛教艺术,也深入理解了佛教艺术的深厚魅力。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为学员们授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为学员们授课
 

授课现场
 

学员们走进灵岩寺佛光大道
 

灵岩寺全景
 
 
云冈石窟第五至第八窟外景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主尊外景
 

杭侃院长为学员们现场授课
 

学员们参观云冈石窟脚下的古道车辙
 

授课现场
 

学员们在窟内参观
 

石窟内部景观
 

学员们参观北魏陈列馆
 

大同善化寺外景
 
    10月31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剑葳老师带领学员们参观了大同善化寺,并详细讲解了善化寺的布局、辽金建筑的木结构及断代方法,从中能体会到辽金建筑不同于明清建筑的非凡气度。下午,杭侃院长为大家介绍了大同城的历史变迁,这里身处内外长城之间,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势力交替地带,北魏则谱写了大同在政治地位、艺术成就上的高峰。随后学员们参观了大同博物馆新馆,欣赏司马金龙墓、宋绍祖墓的精美随葬品,以及近年出土的新文物,全面了解了北朝、辽金元、明清时期大同的社会风貌。
 
 
学员们参观善化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剑葳老师为学员们授课
 

学员们参观善化寺
 

大同博物馆新馆
 

杭侃院长在大同博物馆新馆报告厅为学员们授课,介绍了大同城的历史变迁
 
    经过两天的学习和参观,学员们获得了专业的知识、领略了北魏遗风与佛教魅力,对人生和艺术也产生了更深感悟。而大同之旅还未完结,佛教艺术的体验之路还在继续。
 
 
观展现场
 

观展现场
 

授课现场
 

馆藏珍品
 

馆藏珍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