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大型图书《江苏书画艺术家档案》第二卷征稿通知 2020/9/9
- 2020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赛未能如期举办 2020/7/7
- 杨力舟:武永年的田园诗情 2019/3/26
- 师建民水墨个展:探寻传统的文脉 2019/3/26
- 艺术反思:章燕紫新作亮相香港 2019/3/26
- 周吉荣历史的清唱与叶南孤寂的极限 2019/3/26
- 徐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019/3/9
- 鲁迅之子:把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 2019/3/9
- 到中国美术馆看雕塑艺术中的56个民族形象 2019/3/9
- 20位专家共论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 2019/3/1
- 水墨抽象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举行 2019/3/1
- 栖居在大地上余春明油画在京展出 2019/3/1
- 中国写意人物画研究创作展国家画院开幕 2018/12/4
- “云之上下”任才峰,张永基双个展开幕 2018/12/4
- 第二届新金陵二十家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8/12/4
- 新金陵二十家全国巡展建邺区图书馆举行 2018/12/4
- 中国艺术展在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 2018/10/15
- 2018敦煌美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2018/10/15
- 新金陵二十家金鹰画展全国巡展隆重开幕 2018/10/15
- 执手同道吴作人、萧淑芳合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9/29
- “臙淼”流变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8/9/29
- 李可染作品观摩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 2018/9/29
- 刘峥个人绘画作品展《乘潮客》在京开幕 2018/9/29
- 生态中国书画院揭牌绿水青山主题书画 2018/9/29
- 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亮相北航艺术馆 2018/9/1
- 2018首届博艺计划暨艺盘年度提名展 2018/9/1
- 当代工笔画彩墨山水画专场开幕 2018/9/1
- 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 2018/9/1
- 陈琦个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2018/9/1
- 感受童心:黄莎莉个展《童》在京开幕 2018/9/1
- 平遥国际雕塑节开幕当古城遇见现代雕塑 2018/8/3
-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将在国博举行 2018/8/3
- 众人皆知我花鸟草虫,却不称许我山水 2018/8/3
- 张安治的艺术人生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18/8/3
- 中国最大汉画展览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 2018/3/16
-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中华世纪坛开启 2018/3/16
- 创伤正在愈合,李向阳状态主义绘画展开幕 2018/3/16
- 清华开幕:东亚艺术的位置何以确立? 2018/3/11
- 2018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呈献众多精彩项目 2018/3/11
- 绘画的向度三人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出 2018/3/11
- 传统年画火爆春节市场,在传承中创新 2018/2/23
- 国学大师饶宗颐和天下第一名社的故事 2018/2/23
- 中国画写意传神漫谈,何为写意传神? 2018/2/23
- 共庆中国年,书画家眼中的春节文化新风尚 2018/2/23
- 他创作了年画《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享誉南北 2018/2/14
- 张大千与达利:不懂美食的画家不是好厨子 2018/2/14
- 古代的年画称"岁朝图" 或兴起于宋 2018/2/14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散之全集》启动仪式 2018/2/1
- 与自然相亲李玉双艺术展在798艺术区开幕 2018/2/1
- 繁花素笺刘炜纸上作品展在言午画廊拉开序幕 2018/2/1
“绘事三馀”展览开幕式,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致辞
2015年11月6日下午2时,由北京画院主办的“绘事三馀——怀一、姚震西、乐祥海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参加本次展览的三位艺术家,均是北京画院引进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同时,在绘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令人耳目一新,啧啧称赞。
乐祥海代表三位艺术家致辞
齐白石有一幅作品《三馀图》,画上有作者的一段题跋,曰:“诗者,睡之馀;画者,工之馀;寿者,劫之馀。此白石之三馀也。” 我们都知道,齐白石在诗书画印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享年97岁,可谓高寿。而在他看来,作诗、绘画只是睡觉、劳作之余的事,长寿是因为逃过了劫难,这不仅体现了齐白石在作诗、绘画、生活上安然自若的心态,更是他在艺术与生命体验上所感悟到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观众观看展览作品
这里,余即可理解为业余,既是生活之“余”,从绘画角度看,又是不可或缺的“画外之功”,它们相互交集为生活中的一片净土,画者或观者皆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从这个层面说,怀一、姚震西、乐祥海三位艺术家与此有着极为相似的内在体悟和外在实践,他们不仅能够游走于工作与绘事之间,而不囿于二者,又使得绘画艺术在专业性方面化约为较有欣赏趣味的视觉图像。
观众观看展览作品
怀一的作品富有古意,并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吸收了很多营养,但在形象的构思上却完全有了新意。相比于赵孟頫“古意说”,怀一的区别则是通过溯源性的创作追求现代人生活的方式,在他看来,“画画是茶余饭后一本正经的闲事”。在绘画中,这种“正经”则转化为画面中物象的精致典雅、设色的古朴纯真以及构图的安静祥和。可以想见,怀一的笔下对生活的侧写,恰恰显露了现实与心灵无法契合的错位,这种落差的高低也正决定了艺术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审美趣味。
古尊者法相 纸本设色 48x102cm 2013
出雁门 怀一 纸本设色 31x82cm 2014
而姚震西的创作则是对植物的描绘,他的创作热情类似于歌德,后者试图探视植物形态——特别是叶的生长变化来寻求生命的恒定规律,相比于他理性的、科学的视野和目标,姚震西抛弃了它们外形的精确勾勒,通过透析对各种植物的生态形状、花的各种类型习性和枝叶的表现,侧重感受自然花草的生命状态与人精神世界的融合。但是在用笔、设色、构图上与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有着紧密的联系,石、蜀葵、秋菊、桃红与率真的笔意、墨韵彼此交融,一派生气,情趣盎然。
花深处 姚震西 纸本设色 45×69.5cm 2015年
桃红又是一年春 姚震西 纸本设色 46×68cm 2015年
乐祥海对于中国画创作及传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不能把创作当作一份“工作”,不能像画匠那样一直肤浅地经营着画面,而应该多从生活中体悟绘画的创作;还应该有很多别的“业余爱好”,它们时刻都有可能激起画家的创作欲望与创作灵感。乐祥海的作品也暗合了他的这一绘画思想,他的作品不追求对风格的刻意表露,奇绝而轻灵,洒脱而爽率,甚而言之,他的作品中不存在风格的痕迹,不同的作品需要,他将不同的人物形象赋予不同的形式语言和笔墨性格,因此,言说的既不是画中的人物,亦非预设的画面主题,而是笔墨自身。
粉世系列 乐祥海 60x5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拟李唐写薇图 乐祥海 69X48cm 水墨纸本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