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见证埃及兴衰 2020/7/7
- 量子科技鉴定《兰亭序》“真迹” ? 2019/3/26
- 单霁翔:我不是故宫掌门人是看门人 2019/3/26
- 海子离世三十周年:他的死亡与气功有关吗? 2019/3/26
- 韦罗基奥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佛罗伦萨开幕 2019/3/26
- 小镇青年的纠结:回家乡,还是漂在大城市 2019/3/9
- 外卖女骑手:上岗半个月瘦了5公斤 2019/3/9
- 租房客中的新青年:别人的房子,自己的生活 2019/3/9
- 人人车被指拖欠数千万广告费,线下店关停 2019/3/1
- 华强年入百万的吴老板:赚钱全靠转的快 2019/3/1
- 梵高艺术博物馆:《向日葵》将不再外借 2019/3/1
- “染发剂过敏”是什么鬼?前方高能慎入! 2018/12/4
- 胡润排行榜前100企业家富豪全是宽脸 2018/12/4
- 《纽约时报》盖章的最值得去国度美景 2018/12/4
- 章泽天急抛婚房,售价超1.1亿! 2018/12/4
- 新中国首富已诞生!网友:意料之中! 2018/10/15
- 唐玄宗其人:不只是风流才子 2018/10/15
- 周润发计划捐献全部财产:钱不是我的 2018/10/15
- 白酒行业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8/9/29
- 已婚男女出轨有多伤钱?专家:结果令人意外 2018/9/29
-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宁愿当鸵鸟,也不说出真相? 2018/9/29
- 纪念臧天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 2018/9/29
- 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每一个都很慌 2018/9/29
- 王俊凯天生就是“玩鹰的”丨专访天下霸唱 2018/9/1
- 为什么要在饮料里 加入二氧化碳? 2018/9/1
- 为何总是忘记梦境?海马体慢半拍 2018/9/1
- 价值上亿美元的网站都只有一个程序员 2018/9/1
- 冯骥才:九岁那年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2018/9/1
- 爱男人还是爱女人?跨性别者自我探索 2018/9/1
- 余华:就算往死里也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2018/9/1
- 西虹市首富:二爷是身家300亿的富豪 2018/8/3
- 台湾作家贪小便宜做免费隆鼻手术右眼失明 2018/8/3
- 霍思燕出席活动,十根手指上戴满了珠宝 2018/8/3
- 离开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又下跪拜了新师傅 2018/3/16
- 央视315:击穿3谣言曝光6乱象批评2企业 2018/3/16
- 资金投入不足,英国博物馆收藏事业遇阻力 2018/3/11
- 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集团亏损1.19亿美元 2018/3/11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查理一世收藏展 2018/3/11
- 当红影星为夫背千万负债,如今50岁离婚复出 2018/2/23
- 王宝强大年初五现身机场,一个细节让人心疼 2018/2/23
- “大衣哥”被村支书痛批了:建学校一分没捐 2018/2/23
- 十年后,性爱机器人会是养老院里的标配 2018/2/14
- 阿里安全发现“微信克隆漏洞”盗刷微信钱包 2018/2/14
- 三百多年英国首位桂冠女诗人:戒烟戒酒戒性 2018/2/1
- 鲁迅: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好好地供养它 2018/2/1
- 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在今天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2018/2/1
- 你养的男人不爱你,你养的青蛙不回家 2018/1/24
- 中铁建工伪造公章7亿项目被废标,正在调查 2018/1/24
- 乐视网悬念跌停,超850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板 2018/1/24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出炉,刘震云入选 2018/1/14
作者:柯思婷
今年香港书画春拍创造了多项新纪录。然而这样的价格有多大的参考意义?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要谨慎看待市场趋势,保持理性,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
在刚刚结束的2016香港苏富比春拍上,张大千的《桃源图》以2.7亿元高价创下了张大千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吴冠中的油画作品《周庄》在保利香港以2.36亿港元落槌,同时创造了吴冠中本人作品拍卖纪录和中国现当代油画拍卖纪录。崔如琢的《飞雪伴春》则以3.068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在世华人艺术家的最高拍卖纪录,也刷屏了大家的朋友圈。
这一波香港书画春拍热过后,想必有不少人好奇,这些作品凭什么配得上这样的高价。
一路走俏的“大师板块”
张大千、吴冠中、崔如琢三位作者的市场地位都非同寻常。
张大千作品一向处于市场一流。3月份发布的2015年度胡润最畅销中国艺术家榜单上,张大千重回冠军宝座。这次的《桃源图》曾于1987年在中国香港苏富比以187万港元成交价被某位北美藏家收入,在当时就是张大千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29年后,这件作品再回到亚洲,身份已经上涨了140倍以上。
曾经说过“我一向不关心市场”的吴冠中,他的作品却很受市场欢迎,拍卖价格多年来一直处于稳定上升中。1988年,凭借《日照华山》,他的作品突破10万港元大关。1989年,《高昌遗址》拍出170万港元,是当时在世中国画家作品最高拍卖纪录。2011年,《狮子林》成交价1.15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现当代画作的拍卖纪录和吴冠中个人拍卖纪录。此后,吴冠中作品一直位于中国现当代书画作品拍卖龙头地位。2010年,吴冠中逝世,参考过去的经验,有市场地位的画家在逝世后,作品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价格会出现上升行情。
大家比较陌生的崔如琢则有种神秘色彩,近年来势头很猛。崔如琢是一位美籍华人艺术家,长于山水花鸟画,在传统笔墨运用上极精,但缺少突破,其作品的艺术价值相对于张、吴,还缺少广泛认可。崔如琢在2015年度胡润艺术榜中排名第一,总成交额达到7.8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3.1亿元。崔如琢的高价作品常见尺幅很大的巨制,比如,2011年拍出1.28亿港元的《盛世荷风》横9.84米,纵2.47米;2015年拍出2.36亿港元的《葳蕤雪意江南》由八条屏组成,总面积将近300平尺。这次拍出的《飞雪伴春》也有230平尺之巨。
高价在情理之中
《桃源图》和《周庄》在创作上都具有一定独创性,体现了中西美学特征的融合,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上海海上书画院院长朱鹏高认为,近日张大千、吴冠中的作品拍卖创出新高是正常现象,也是预料之中的。“张大千和吴冠中已经奠定了美术史上的地位,只要是他们创作的精品,都会拍出新高。”
张大千早年画作以描摹作品为主,而这一幅《桃源图》创作于张大千晚年,采用了自己独创泼彩泼墨画法,大片的墨彩渍染与周围的山石树木形成对比,意境感染力极强。
“此次张大千的作品《桃源图》,是张大千晚年的梦想之地,是画家追求的心灵归宿,画家寄情于笔墨,以笔墨而代言,故作品中充满着情感和笔墨语言,”朱鹏高院长介绍说,“而《周庄》则体现了吴冠中对周庄特有的情怀。他曾无数次地告诉别人,周庄是特殊的地方,能画出好作品,他把自己一生的情愫融与绘画之中,故在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他对此地的深深感情。”
《周庄》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正是吴冠中西方油彩改道水墨,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探索的试验期。吴冠中自己反复说过,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着江南。在散文《三方净土转轮来:黑、白、灰》中,他说到自己用灰色调描摹江南的不断尝试:“江南多春荫,色素淡,平林漠漠,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浅灰色调。苏联专家说江南不适宜作油画。我自己的油画从江南的灰调起步,游子眼底,故乡浸透着明亮的银灰。艺途中跋涉了长长的灰色时期,也许人生总是灰暗苦涩,也许摸透灰调非数十年不入门。”这次的《周庄》表现的正是吴冠中作品的经典题材——灰调江南。
这两幅画作的尺寸都比较大,对于推高价格也十分有利。《周庄》高148厘米,长297厘米,是目前市面上最大的吴冠中油彩作品。张大千的《桃源图》宽92厘米,高209厘米,也是他艺术生涯中有代表性的巨作。
还需保持理性
然而,这样的价格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多大的参考意义要谨慎看待。
首先,张大千本来就是老牌的一流画家,拍卖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吴冠中虽然是当代画家,但是他在一众当代画家中地位不凡。这两位大师的“神性”符号意义为作品价格增色不少。而且,经历了2009年到2011年的野蛮生长,2012年中国书画拍卖市场进入调整期,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一份《2015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情况分析》来看,2015年中国书画拍卖市场陷入“量价齐跌”的窘境,与2014年相比,成交量减少5424件(套),成交额减少27.7亿元。全球市场环境同样不好,根据欧洲基金会(TEFAF)年报,2015年全球艺术品销售金额衰减了7%,是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成交量也下跌2%。在市场预期不高的情况下,名家大师的精品自然成为一种保底的选择,逆市走红就不足为奇了。他们的作品拍卖价格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市场趋势,投资者应该拿捏好分寸。
此外,《桃源图》和《周庄》的拍卖得主都比较“任性”,都是有收藏宏图、追求精品的藏家,并不求便宜。拍得《桃源图》的是眼下炙手可热的收藏家刘益谦,也许是为了给龙美术馆收集各领域精品,他难得地将猎物目标锁定在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上。而《周庄》的买主颇为低调,坊间传说是一位刚入场不久的年轻藏家,也正在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
不仅是买家群体的差异,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之间,在市场环境和税法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同,这次香港春拍热潮对接下来内地春拍的影响多少要打些折扣。
总之,面对香港书画春拍略显“发烧”的态势,投资者还是应当保持理性,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
朱鹏高院长认为,张大千和吴冠中的作品今后价格还会出新高,关键在于作品要有画家的感情和灵魂,在作品中能听到画家的倾诉。“对于投资者和收藏家,我想说我的观点,艺术品是永恒的话题,是值得投资和收藏的。但要了解艺术,了解美术的发展历史,对有思想、有传承创新的画家,对那些文化底蕴深厚,有独立人格的画家要特别关注。艺术是历史的再现,是画家对事物的心灵反射,作品是画家心灵语言的记录,好的作品给人以美感,让人感同身受。当前的拍卖市场,鱼龙混杂,也有许多的炒作,对那些没有艺术创新,没有基本文化素养的作品要特别小心,即使价格炒得再高,也不值得收藏,因为这样的作品在美术史上不会有任何地位,不会有任何人去认同其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