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见证埃及兴衰 2020/7/7
- 量子科技鉴定《兰亭序》“真迹” ? 2019/3/26
- 单霁翔:我不是故宫掌门人是看门人 2019/3/26
- 海子离世三十周年:他的死亡与气功有关吗? 2019/3/26
- 韦罗基奥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佛罗伦萨开幕 2019/3/26
- 小镇青年的纠结:回家乡,还是漂在大城市 2019/3/9
- 外卖女骑手:上岗半个月瘦了5公斤 2019/3/9
- 租房客中的新青年:别人的房子,自己的生活 2019/3/9
- 人人车被指拖欠数千万广告费,线下店关停 2019/3/1
- 华强年入百万的吴老板:赚钱全靠转的快 2019/3/1
- 梵高艺术博物馆:《向日葵》将不再外借 2019/3/1
- “染发剂过敏”是什么鬼?前方高能慎入! 2018/12/4
- 胡润排行榜前100企业家富豪全是宽脸 2018/12/4
- 《纽约时报》盖章的最值得去国度美景 2018/12/4
- 章泽天急抛婚房,售价超1.1亿! 2018/12/4
- 新中国首富已诞生!网友:意料之中! 2018/10/15
- 唐玄宗其人:不只是风流才子 2018/10/15
- 周润发计划捐献全部财产:钱不是我的 2018/10/15
- 白酒行业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8/9/29
- 已婚男女出轨有多伤钱?专家:结果令人意外 2018/9/29
-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宁愿当鸵鸟,也不说出真相? 2018/9/29
- 纪念臧天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 2018/9/29
- 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每一个都很慌 2018/9/29
- 王俊凯天生就是“玩鹰的”丨专访天下霸唱 2018/9/1
- 为什么要在饮料里 加入二氧化碳? 2018/9/1
- 为何总是忘记梦境?海马体慢半拍 2018/9/1
- 价值上亿美元的网站都只有一个程序员 2018/9/1
- 冯骥才:九岁那年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2018/9/1
- 爱男人还是爱女人?跨性别者自我探索 2018/9/1
- 余华:就算往死里也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2018/9/1
- 西虹市首富:二爷是身家300亿的富豪 2018/8/3
- 台湾作家贪小便宜做免费隆鼻手术右眼失明 2018/8/3
- 霍思燕出席活动,十根手指上戴满了珠宝 2018/8/3
- 离开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又下跪拜了新师傅 2018/3/16
- 央视315:击穿3谣言曝光6乱象批评2企业 2018/3/16
- 资金投入不足,英国博物馆收藏事业遇阻力 2018/3/11
- 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集团亏损1.19亿美元 2018/3/11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查理一世收藏展 2018/3/11
- 当红影星为夫背千万负债,如今50岁离婚复出 2018/2/23
- 王宝强大年初五现身机场,一个细节让人心疼 2018/2/23
- “大衣哥”被村支书痛批了:建学校一分没捐 2018/2/23
- 十年后,性爱机器人会是养老院里的标配 2018/2/14
- 阿里安全发现“微信克隆漏洞”盗刷微信钱包 2018/2/14
- 三百多年英国首位桂冠女诗人:戒烟戒酒戒性 2018/2/1
- 鲁迅: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好好地供养它 2018/2/1
- 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在今天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2018/2/1
- 你养的男人不爱你,你养的青蛙不回家 2018/1/24
- 中铁建工伪造公章7亿项目被废标,正在调查 2018/1/24
- 乐视网悬念跌停,超850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板 2018/1/24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出炉,刘震云入选 2018/1/14
近日朋友小聚,又有人提到这个问题:艺术是不是生活必需品?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旧事。还是在排队拿号交养路费的年代,在漫长的等待中,我和一位操“塑料普通话”的奔驰车主瞎聊了4个小时,从民富国强到消费力大增到乱世黄金盛世古董。他说,他的朋友里有收藏豪宅的,有收藏名车的,有收藏洋酒的,有“收藏美女”的,就是没有收藏古玩字画的。为什么?因为那不是生活必需品。说话间,他跷起二郎腿,露出了袜子上醒目的名牌标志。我就拿袜子说事了。
二十几年前的珠三角,许多人不穿袜子,把皮鞋踩塌了后跟,直接套在脚上。作为湖南人,我初来乍到,左看右看都看不懂。后来才慢慢明白:珠三角天气热,可以一年到头穿拖鞋,从小到大都穿拖鞋,因此认定鞋子就得像拖鞋,穿双皮鞋也要当拖鞋穿。拖鞋是自成体系的,用不着袜子凑热闹。内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内地天气冷的时间长,需要穿袜子的时间也长,所以,袜子就成了必需品。内地有人穿拖鞋套袜子也好,珠三角有人赤脚踩皮鞋帮也好,与从小的生活习惯相关,这也就是环境的濡染。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自娘肚子里出来,自家或四邻总有些书香味,堂屋书房总有些挂轴卷轴,我们能闻着书香长大,那么,长大了自己建个房子,没弄好一间书房,或是客厅里没幅中堂挂着,都属于装修烂尾。可事实是另一回事。我们这代人从小在衣食住行中挣扎,没有几个敢说是书香世家,也没有几个人含着金钥匙。花鼓戏中曾经唱要彩礼的:“尼龙袜子要四双。”现在大家听了这个条件,有没有觉得恍如梦中?因了这些梦,所以大家长大了有能力时,都在完成小时的愿望:衣食住行。
说完这一堆,自以为很有见地,奔驰车主也表示认同。现在回头想想,这个说法有唯血统论的嫌疑,似乎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那么,是什么改变了我,让我学着去看画、画画呢?是“附庸风雅”。不懂“风雅”,偶尔碰见,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就去“粘”,就去“附庸”,“附”着“附”着,也就懂了些许皮毛,现在能装模作样讨论起艺术来,从精神上来看,绝对属于“暴发户”。
小时候见到一辆帆布吉普绝尘而去,也曾咬咬牙说,长大了发个小财去弄台开开。而今,私家车竟然多到要限购、限外、限单双号,可见大家在经济上也大都“暴发”了。“暴发户”而“附庸风雅”,“附庸风雅”而“暴发户”,都是件大好事,久而久之,离风雅就不远了。所以,我坚持认为:“附庸风雅”和“暴发户”都应该是褒义词。至少,比起那些以粗痞为荣之流,已经不是五十步和百步的问题。文: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