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见证埃及兴衰 2020/7/7
- 量子科技鉴定《兰亭序》“真迹” ? 2019/3/26
- 单霁翔:我不是故宫掌门人是看门人 2019/3/26
- 海子离世三十周年:他的死亡与气功有关吗? 2019/3/26
- 韦罗基奥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佛罗伦萨开幕 2019/3/26
- 小镇青年的纠结:回家乡,还是漂在大城市 2019/3/9
- 外卖女骑手:上岗半个月瘦了5公斤 2019/3/9
- 租房客中的新青年:别人的房子,自己的生活 2019/3/9
- 人人车被指拖欠数千万广告费,线下店关停 2019/3/1
- 华强年入百万的吴老板:赚钱全靠转的快 2019/3/1
- 梵高艺术博物馆:《向日葵》将不再外借 2019/3/1
- “染发剂过敏”是什么鬼?前方高能慎入! 2018/12/4
- 胡润排行榜前100企业家富豪全是宽脸 2018/12/4
- 《纽约时报》盖章的最值得去国度美景 2018/12/4
- 章泽天急抛婚房,售价超1.1亿! 2018/12/4
- 新中国首富已诞生!网友:意料之中! 2018/10/15
- 唐玄宗其人:不只是风流才子 2018/10/15
- 周润发计划捐献全部财产:钱不是我的 2018/10/15
- 白酒行业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8/9/29
- 已婚男女出轨有多伤钱?专家:结果令人意外 2018/9/29
-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宁愿当鸵鸟,也不说出真相? 2018/9/29
- 纪念臧天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 2018/9/29
- 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每一个都很慌 2018/9/29
- 王俊凯天生就是“玩鹰的”丨专访天下霸唱 2018/9/1
- 为什么要在饮料里 加入二氧化碳? 2018/9/1
- 为何总是忘记梦境?海马体慢半拍 2018/9/1
- 价值上亿美元的网站都只有一个程序员 2018/9/1
- 冯骥才:九岁那年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2018/9/1
- 爱男人还是爱女人?跨性别者自我探索 2018/9/1
- 余华:就算往死里也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2018/9/1
- 西虹市首富:二爷是身家300亿的富豪 2018/8/3
- 台湾作家贪小便宜做免费隆鼻手术右眼失明 2018/8/3
- 霍思燕出席活动,十根手指上戴满了珠宝 2018/8/3
- 离开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又下跪拜了新师傅 2018/3/16
- 央视315:击穿3谣言曝光6乱象批评2企业 2018/3/16
- 资金投入不足,英国博物馆收藏事业遇阻力 2018/3/11
- 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集团亏损1.19亿美元 2018/3/11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查理一世收藏展 2018/3/11
- 当红影星为夫背千万负债,如今50岁离婚复出 2018/2/23
- 王宝强大年初五现身机场,一个细节让人心疼 2018/2/23
- “大衣哥”被村支书痛批了:建学校一分没捐 2018/2/23
- 十年后,性爱机器人会是养老院里的标配 2018/2/14
- 阿里安全发现“微信克隆漏洞”盗刷微信钱包 2018/2/14
- 三百多年英国首位桂冠女诗人:戒烟戒酒戒性 2018/2/1
- 鲁迅: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好好地供养它 2018/2/1
- 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在今天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2018/2/1
- 你养的男人不爱你,你养的青蛙不回家 2018/1/24
- 中铁建工伪造公章7亿项目被废标,正在调查 2018/1/24
- 乐视网悬念跌停,超850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板 2018/1/24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出炉,刘震云入选 2018/1/14
讲座现场,左起:黄梅、卡斯特利、陈林
2015年5月20日晚,由黄梅博士策划,瑞士艺术家鲁契亚诺•卡斯特利(Luciano Castelli)带来的讲座《当我们年轻……》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上演,艺术家卡斯特利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带给央美的青年学子们年轻的经验。
少年天才在中国被“再发现”
讲座一开始,本次展览的策划,同时也是5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东方抽象与西方具象:谭平对话卡斯特利》展览的策展人——黄梅博士向大家分享了发现卡斯特利的过程。2013年,黄梅策划的《穷尽: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展中,在巴塞立兹、基弗、吕佩尔兹、A•R•彭克、伊门多夫、波尔克六位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之外,卡斯特利成为作品最吸引观众的一位西方艺术家。
策展人黄梅向观众介绍卡斯特利
但她在策展时,在互联网上却没有任何关于卡斯特利的中文资料,于是她开始研究卡斯特利的英文与德语文献,她惊讶地发现卡斯特利是一个少年天才:1972年,21岁被策展人鼻祖史泽曼先生选中参加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在法国艺术史家编的《20世纪世界艺术史》中,卡斯特利1979年创作的《日与夜》与吕佩尔茨1981年创作《无题》放在并排的两页中;而在1985年,在华盛顿的赫什霍恩博物馆,一个世界性大展中,他竟然与大卫•霍克尼正好共享一个展厅,当时大卫•霍克尼47岁,而卡斯特利只有37岁。2015年,在大卫•霍克尼、马库斯•吕佩尔茨两位大师先后来到中国并引起热烈反响之后,与他们颇有渊源的卡斯特利再来到中国,也许是无意的巧合,但更让人愿意相信是一个奇迹。
央美美术馆学术报告厅讲座现场
绘画之外的多种“天才”
由于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将展出卡斯特利的绘画作品,因此讲座中更多呈现了卡斯特利绘画之外的另一面——电影、行为与摄影等作品。现场播放了卡斯特利1984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威尼斯的电影以及记录他摇滚生涯的短片,引起在场观众的兴趣。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卡斯特利喜欢在影像中扮演自己希望尝试的不同角色,如女人、印第安人、中国人等,甚至狗、天鹅等动物的形象。他喜欢通过这些角色来体验它们的情感。与六位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很强的社会性、历史反思性、政治批判性不同,卡斯特利完全是一个另类,他向我们打开了人性的另一扇门。他与自己的身体对话,绘画,雕塑、摄影……他的每一类的作品都很拿得出手,他给我们的感染力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艺术的一个艺术家。
王春辰代表中央美术学院接受卡斯特利捐赠的《自画像》
卡斯特利的方式“诠释”年轻
卡斯特利并没有直接讲述自己,而是采取了与听众对话的方式。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共回答了17位听众的二十多个问题。卡斯特利并不是十分擅长表达自己,但他真诚、坦率,又带有点幽默的回答方式还是赢得听众的一次次掌声。在卡斯特利看来,一个人可以同时有多种兴趣,并不需要停下一件再去做另一件,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做另一件事情使自己走出来,而不是沉沦。同时要敢于去尝试,很多事情的经验并不能与别人分享,但重要的是你自己知道了其中的味道。
一名年轻学子在互动中幸运地赢得了卡斯特利现场签名的画册
正如中国人最高原则是道,“道”字是一个脑袋在路上走,对卡斯特利来说是不是为了一个什么目的去画画去创作,这个答案他给不了,在画画的过程中他已经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东西。卡斯特利不遗憾,因为他在年轻时把他想尝试的都做过了,并且把这种创作的激情持续到今天,如策展人黄梅所说:“卡斯特利在年轻的时候‘活过’,这也是今天的讲座取这个名字的原因。”
当晚的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主持,曾留学德国学习美术史的陈林先生担任翻译。而卡斯特利也将自己的一幅自画像捐赠给中央美术学院,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永久收藏。卡斯特利与谭平的对话展将从5月21日至5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讲座吸引了大量央美师生及校外观众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