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见证埃及兴衰 2020/7/7
- 量子科技鉴定《兰亭序》“真迹” ? 2019/3/26
- 单霁翔:我不是故宫掌门人是看门人 2019/3/26
- 海子离世三十周年:他的死亡与气功有关吗? 2019/3/26
- 韦罗基奥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佛罗伦萨开幕 2019/3/26
- 小镇青年的纠结:回家乡,还是漂在大城市 2019/3/9
- 外卖女骑手:上岗半个月瘦了5公斤 2019/3/9
- 租房客中的新青年:别人的房子,自己的生活 2019/3/9
- 人人车被指拖欠数千万广告费,线下店关停 2019/3/1
- 华强年入百万的吴老板:赚钱全靠转的快 2019/3/1
- 梵高艺术博物馆:《向日葵》将不再外借 2019/3/1
- “染发剂过敏”是什么鬼?前方高能慎入! 2018/12/4
- 胡润排行榜前100企业家富豪全是宽脸 2018/12/4
- 《纽约时报》盖章的最值得去国度美景 2018/12/4
- 章泽天急抛婚房,售价超1.1亿! 2018/12/4
- 新中国首富已诞生!网友:意料之中! 2018/10/15
- 唐玄宗其人:不只是风流才子 2018/10/15
- 周润发计划捐献全部财产:钱不是我的 2018/10/15
- 白酒行业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8/9/29
- 已婚男女出轨有多伤钱?专家:结果令人意外 2018/9/29
-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宁愿当鸵鸟,也不说出真相? 2018/9/29
- 纪念臧天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 2018/9/29
- 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每一个都很慌 2018/9/29
- 王俊凯天生就是“玩鹰的”丨专访天下霸唱 2018/9/1
- 为什么要在饮料里 加入二氧化碳? 2018/9/1
- 为何总是忘记梦境?海马体慢半拍 2018/9/1
- 价值上亿美元的网站都只有一个程序员 2018/9/1
- 冯骥才:九岁那年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2018/9/1
- 爱男人还是爱女人?跨性别者自我探索 2018/9/1
- 余华:就算往死里也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2018/9/1
- 西虹市首富:二爷是身家300亿的富豪 2018/8/3
- 台湾作家贪小便宜做免费隆鼻手术右眼失明 2018/8/3
- 霍思燕出席活动,十根手指上戴满了珠宝 2018/8/3
- 离开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又下跪拜了新师傅 2018/3/16
- 央视315:击穿3谣言曝光6乱象批评2企业 2018/3/16
- 资金投入不足,英国博物馆收藏事业遇阻力 2018/3/11
- 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集团亏损1.19亿美元 2018/3/11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查理一世收藏展 2018/3/11
- 当红影星为夫背千万负债,如今50岁离婚复出 2018/2/23
- 王宝强大年初五现身机场,一个细节让人心疼 2018/2/23
- “大衣哥”被村支书痛批了:建学校一分没捐 2018/2/23
- 十年后,性爱机器人会是养老院里的标配 2018/2/14
- 阿里安全发现“微信克隆漏洞”盗刷微信钱包 2018/2/14
- 三百多年英国首位桂冠女诗人:戒烟戒酒戒性 2018/2/1
- 鲁迅: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好好地供养它 2018/2/1
- 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在今天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2018/2/1
- 你养的男人不爱你,你养的青蛙不回家 2018/1/24
- 中铁建工伪造公章7亿项目被废标,正在调查 2018/1/24
- 乐视网悬念跌停,超850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板 2018/1/24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出炉,刘震云入选 2018/1/14
对于那些经历过战乱,现在又有 IS (Islamic State)恐怖组织威胁的伊拉克人来说,当代艺术可能是他们最不关心的事情了。然而有一些极具天赋的伊拉克艺术家们却在苦难中创造出了一批极具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我在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伊拉克馆中的所见所闻。
伊拉克馆的组织方为伊拉克Ruya当代文化基金会(Ruya Foundation for Contemporary Culture in Iraq),展览策展人为Ghent 当代美术馆(the Museum for Contemporary Art in Ghent)的艺术总监Philippe Van Cauteren。为了挑选出五位参展艺术家, Van Cauteren找遍了美国,比利时,土耳其,英国以及伊拉克本土的伊拉克艺术家。在伊拉克境内寻找参展艺术家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发现伊拉克的当代艺术处于一种很孤立的处境之中,艺术家总是眼界狭隘或者很保守传统。
“在考察伊拉克的过程中,我在巴格达拜访了多位艺术家,却发现大多艺术家的作品都描绘的都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而对于伊拉克的现实选择视而不见。我觉得他们的作品毫无意义也很无趣。我不明白他们明明生活在战火之下却偏偏要画一些无关痛痒的花草街道。我所寻找的是那些为数不多敢于直面现实并敢于说真话的艺术家。”
因此,Van Cauteren挑选的伊拉克参展艺术家作品都极具震撼力并且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本次展览的主题为“不可见的美”,意在展现伊拉克除去战乱与纷争之外的艺术之美。展览展出了出生于1986年的伊拉克青年艺术家 Haider Jabbar的水彩作品。他在绘画作品中描绘了自己曾经目睹过的那些令人震惊的场景和记忆,例如其中一幅作品表现了戴着眼罩的男性头部,有些血腥恐怖,代表着那些被恐怖组织挟持的人质形象。
他说每一个头部的形象都代表着一个在过去伊拉克流血冲突中的牺牲者,他计划画2000个。这些绘画悬挂在威尼斯16世纪建造的一座宫殿墙壁上,巨大的反差时刻提醒着人们用和平手段解决中东动荡冲突的必要性。
虽然Jabbar 被迫因战乱冲突离开了家乡,成为了在土耳其的伊拉克难民,但身在异乡他却时刻关注着家乡伊拉克的情况与人们的生活状况。他曾经在发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在伊拉克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是很苦难的,毕竟连活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在让人反思战争的同时,更加突显出了伊拉克当代艺术的可贵。
根据Jabbar所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前卫艺术家可谓是凤毛麟角,人们为了生存已经费尽气力,艺术显得如此的奢侈,更不用说是当代艺术。巴格达目前最多只有三家画廊,并且没有任何资金可以提供给当代艺术家们,于是他们每次聚会都是在一个艺术家的家里,或者是找一家还在营业的咖啡店。另一个可以进行艺术讨论的地方是巴格达美术学院,但学院中总是聚集了很多受到传统美术教育的画家和雕塑家,讨论的东西也比较老派,这里的氛围也无法很好的接纳前卫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