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见证埃及兴衰 2020/7/7
- 量子科技鉴定《兰亭序》“真迹” ? 2019/3/26
- 单霁翔:我不是故宫掌门人是看门人 2019/3/26
- 海子离世三十周年:他的死亡与气功有关吗? 2019/3/26
- 韦罗基奥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佛罗伦萨开幕 2019/3/26
- 小镇青年的纠结:回家乡,还是漂在大城市 2019/3/9
- 外卖女骑手:上岗半个月瘦了5公斤 2019/3/9
- 租房客中的新青年:别人的房子,自己的生活 2019/3/9
- 人人车被指拖欠数千万广告费,线下店关停 2019/3/1
- 华强年入百万的吴老板:赚钱全靠转的快 2019/3/1
- 梵高艺术博物馆:《向日葵》将不再外借 2019/3/1
- “染发剂过敏”是什么鬼?前方高能慎入! 2018/12/4
- 胡润排行榜前100企业家富豪全是宽脸 2018/12/4
- 《纽约时报》盖章的最值得去国度美景 2018/12/4
- 章泽天急抛婚房,售价超1.1亿! 2018/12/4
- 新中国首富已诞生!网友:意料之中! 2018/10/15
- 唐玄宗其人:不只是风流才子 2018/10/15
- 周润发计划捐献全部财产:钱不是我的 2018/10/15
- 白酒行业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8/9/29
- 已婚男女出轨有多伤钱?专家:结果令人意外 2018/9/29
-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宁愿当鸵鸟,也不说出真相? 2018/9/29
- 纪念臧天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 2018/9/29
- 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每一个都很慌 2018/9/29
- 王俊凯天生就是“玩鹰的”丨专访天下霸唱 2018/9/1
- 为什么要在饮料里 加入二氧化碳? 2018/9/1
- 为何总是忘记梦境?海马体慢半拍 2018/9/1
- 价值上亿美元的网站都只有一个程序员 2018/9/1
- 冯骥才:九岁那年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2018/9/1
- 爱男人还是爱女人?跨性别者自我探索 2018/9/1
- 余华:就算往死里也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2018/9/1
- 西虹市首富:二爷是身家300亿的富豪 2018/8/3
- 台湾作家贪小便宜做免费隆鼻手术右眼失明 2018/8/3
- 霍思燕出席活动,十根手指上戴满了珠宝 2018/8/3
- 离开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又下跪拜了新师傅 2018/3/16
- 央视315:击穿3谣言曝光6乱象批评2企业 2018/3/16
- 资金投入不足,英国博物馆收藏事业遇阻力 2018/3/11
- 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集团亏损1.19亿美元 2018/3/11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查理一世收藏展 2018/3/11
- 当红影星为夫背千万负债,如今50岁离婚复出 2018/2/23
- 王宝强大年初五现身机场,一个细节让人心疼 2018/2/23
- “大衣哥”被村支书痛批了:建学校一分没捐 2018/2/23
- 十年后,性爱机器人会是养老院里的标配 2018/2/14
- 阿里安全发现“微信克隆漏洞”盗刷微信钱包 2018/2/14
- 三百多年英国首位桂冠女诗人:戒烟戒酒戒性 2018/2/1
- 鲁迅: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好好地供养它 2018/2/1
- 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在今天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2018/2/1
- 你养的男人不爱你,你养的青蛙不回家 2018/1/24
- 中铁建工伪造公章7亿项目被废标,正在调查 2018/1/24
- 乐视网悬念跌停,超850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板 2018/1/24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出炉,刘震云入选 2018/1/14
近几年,法国卢浮宫在中国艺术家眼里成了中国艺术家的镀金池。据说,只要是在卢浮宫举办画展的中国艺术家一出卢浮宫的门便在拍卖行创下了很好的业绩,从此地出来的艺术家大多成了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只要是在法国卢浮宫参加展览的中国画家就是最好的,不管他们的作品是否真的在卢浮宫展览,从卢浮宫镀金回来,称其为大师绝非徒有虚名。就是把自己的一幅画挂在卢浮宫某个地下场所,和法国人合个影,回至国内也是中国最牛的大师。卢浮宫(卡鲁塞尔大厅)俨然已成为除维也纳“金色大厅”之外的另一“世界艺术圣殿”的代名词,仿佛中国书画家只要出现在这里,就意味着自己的艺术造诣获得了国际认可。
中国画家乐此不彼地到卢浮宫镀金,而卢浮宫官方管理委员会声称从来没有收藏过任何中国书画家的大作。至于收藏,也许只不过是中国画家将自己的众多代表作中的其中一幅送给了卢浮宫的某位清洁工。回到国内,自然大肆宣传自己的作品被卢浮宫收藏。
中国的艺术大师从国外飞回来的,他们身上的光环,不是阳光,而是洋光,也许,我们远游重洋寻访某些中国大师曾经发迹的展览“故址”,发现国外的某所豪华公厕居然会成为中国那些艺术家们蒙骗国人眼球的展览圣地。
从众多媒体的报道和社会关注的话题中读者发现,中国书画家把自己“受骗”的原因一直归罪于卢浮宫的盛名,还有,是自己没有看清策展人的嘴脸。国内某位曾经认为自己上了策展人当的画家面对媒体记者的采访大倒苦水,认为自己是被卢浮宫所骗。
这真是中国书画家愤怒的最主要的原因吗?单凭在卢浮宫镀镀金就能把中国艺术推向世界吗?没有人敢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中国人,谁都希望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堂堂正正地被世界典藏圣地收藏。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在国内不知名的书画家,自己花了巨资,却没有从卢浮宫获得想像中的名利,他们将心中所有的怨气迁怒于卢浮宫,加上卢浮宫官方的不断澄清,一个名为卡鲁塞尔厅的商业场所渐渐浮出水面。
据国外媒体《欧洲时报》报道,中国艺术家经常到法国巴黎举办书画展的场地卢浮宫并非真的卢浮宫,而是卢浮宫管理方为了筹措更多的维护资金,专门开辟出一个名为卡鲁塞尔厅的场所用于商业开发,自然,你只要出钱,不与法国宪法相悖的情况下,可以随便进入卡鲁塞尔厅举办任何形式的画展。
卢浮宫馆长也多次面对中国媒体证实了这种说法:除了邀请华裔画家严培明在德农厅做了一次名为 ”蒙娜丽莎的葬礼“的小型展览外,卢浮宫官方没有邀请任何中国艺术家在卢浮宫举办画展,其他中国书画家的个展,多是在卡鲁塞尔厅举办。2009年,法籍华人严培明画展共展出五幅作品,由人物和风景画两方面组成,其中主题作品是严培明的巨幅油画《蒙娜丽莎的葬礼》。当然,2014年,所谓中国著名画家曾梵志在卢浮宫的展览,也不过是他的一幅作品《从1830年至今 No.4》(297cm*360cm,2014)与卢浮宫馆藏珍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女神领导人民》同挂在德农厅做了一次对话式的交流。
据某位经常组织中国书画家到法国办展的资深策展人透露:卢浮宫卡鲁塞尔购物中心坐落在地下,这里有非常宽大的餐饮区,有各种品牌快餐店,当然也有提供展览的展厅。如果中国书画家要组团在卡鲁塞尔厅办展,首先要通过中介机构直接向法国VIPARIS展览集团包下展厅。VIPARIS是巴黎大型展览集团,由市政府授权经营巴黎多处活动场所,其中最重要是卢浮宫卡鲁塞尔大厅、凡尔赛门会展中心和巴黎议会大厅等。卢浮宫卡鲁塞尔大厅每年承接大量的大型活动(时尚、庆典、重要会议等)和各种艺术展览,包括一年一度的由法国总统做名誉主席的国际美术沙龙。VIPARIS对卡鲁塞尔大厅具有经营权,而卢浮宫管理委员会则对展览的学术性和艺术性进行审核。过去中国艺术家参展的方式往往是某家公司租用一个展厅,然后宣传、招展。参展艺术家多达几十名,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艺术家只要付费或向组织方赠作品便均可参加,形成了油画、国画、书法齐上阵,给人留下杂乱无章的印象。
卢浮宫官方声明,按照商业模式运作的卡鲁塞尔厅只是一个集餐饮的多功能购物消费场所,并非真的艺术殿堂。只要交付场租,无论绘画素养高低,任何人都可享有在卡鲁塞尔厅的权利。
由此看来,卢浮宫和卡鲁塞尔厅,不过是一种经济上的姻亲关系,的确,出于创收目的,卡鲁塞尔厅从最初的商业目的到后来的商业化运作展览,它打着卢浮宫的旗号伴随着中国书画家急于在国外镀金的“特需”,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成了中国书画家暗中向往的展览圣地。尤其是世界三大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卢浮宫,和中国的著名博物馆相比,包括故宫在内,中国展馆根本无法与之比肩。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即使明知卡鲁塞尔厅是冠卢浮宫之名的“代标”产物,他们也不惜重金趋之若骛。
明知是“陷阱”,却仍然有很多前仆后继的其他中国“难兄难弟”书画家们,我们发现,“速效救心丸”根本无法根治中国人盲目媚外的“红眼病”,中国艺术家的“红眼病”太重,它得的不是小感冒,还有“夜盲症”。
当然,其中不乏有真才实学的中国艺术家,进入卡鲁塞尔厅的肯定有真正的艺术家,但以卢浮宫之名隐去卡鲁塞尔厅之名在此地舞文弄墨的却未必都是艺术家。如果只是为了镀金去国外打着卢浮宫的旗号自欺欺人,这种花钱买虚荣的做法,对真正的中国艺术而言,是玷污和亵渎。艺术无国际,中国艺术家走出去如果只是为了一个“镀金”的过程,无疑是把我国的文化艺术推向“死海”。
卢浮宫的神秘和参加展览信息不对称的潜规则“成就”了中国艺术“大师”之名。因为根深蒂固的媚洋思想,所以进口的垃圾也成了进口“名牌”产品,自然,因为不了解内情,只要是从国外镀金回来的艺术家,都成了国人顶礼膜拜的“洋神”。
分析中国艺术家的自我“贬值”和不自信的一面,镀金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在拍卖市场升值吸金做准备。卢浮宫三字能把一个中国艺术家知识的匮乏、作品的丑陋、思想愚笨完全掩盖起来。如同花巨资通过中国的神舟飞船把自己的垃圾书画作品送上天后成精“升天”的成名捷径一样,有了卢浮宫三字之名,仿佛自己的作品坐着火箭便升入了天堂。
把具有独民族特色的中国精品文化推向世界,是为了赢得文化尊重,而不是为了赢得一时的盛名。盲目去国外与知名博物馆有姻亲关系的场所镀金,是对中国百姓和中国艺术的欺骗和亵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拐出去”的一种讽刺和羞辱。
800多年来,作为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的卢浮宫,一直是世界艺术家向往的展览圣地,但出于保护卢浮宫自身的文物古迹的完整性,所以至今卢浮宫官方从来没有向任何中国艺术家正式发出过展览邀请,更没有为任何中国艺术家举办过规模性书画展览,因此,到卢浮宫展览成了众多中国艺术家难以实现的艺术梦。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这个艺术梦由真正的中国艺术家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