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见证埃及兴衰 2020/7/7
- 量子科技鉴定《兰亭序》“真迹” ? 2019/3/26
- 单霁翔:我不是故宫掌门人是看门人 2019/3/26
- 海子离世三十周年:他的死亡与气功有关吗? 2019/3/26
- 韦罗基奥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佛罗伦萨开幕 2019/3/26
- 小镇青年的纠结:回家乡,还是漂在大城市 2019/3/9
- 外卖女骑手:上岗半个月瘦了5公斤 2019/3/9
- 租房客中的新青年:别人的房子,自己的生活 2019/3/9
- 人人车被指拖欠数千万广告费,线下店关停 2019/3/1
- 华强年入百万的吴老板:赚钱全靠转的快 2019/3/1
- 梵高艺术博物馆:《向日葵》将不再外借 2019/3/1
- “染发剂过敏”是什么鬼?前方高能慎入! 2018/12/4
- 胡润排行榜前100企业家富豪全是宽脸 2018/12/4
- 《纽约时报》盖章的最值得去国度美景 2018/12/4
- 章泽天急抛婚房,售价超1.1亿! 2018/12/4
- 新中国首富已诞生!网友:意料之中! 2018/10/15
- 唐玄宗其人:不只是风流才子 2018/10/15
- 周润发计划捐献全部财产:钱不是我的 2018/10/15
- 白酒行业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8/9/29
- 已婚男女出轨有多伤钱?专家:结果令人意外 2018/9/29
-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宁愿当鸵鸟,也不说出真相? 2018/9/29
- 纪念臧天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 2018/9/29
- 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每一个都很慌 2018/9/29
- 王俊凯天生就是“玩鹰的”丨专访天下霸唱 2018/9/1
- 为什么要在饮料里 加入二氧化碳? 2018/9/1
- 为何总是忘记梦境?海马体慢半拍 2018/9/1
- 价值上亿美元的网站都只有一个程序员 2018/9/1
- 冯骥才:九岁那年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2018/9/1
- 爱男人还是爱女人?跨性别者自我探索 2018/9/1
- 余华:就算往死里也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2018/9/1
- 西虹市首富:二爷是身家300亿的富豪 2018/8/3
- 台湾作家贪小便宜做免费隆鼻手术右眼失明 2018/8/3
- 霍思燕出席活动,十根手指上戴满了珠宝 2018/8/3
- 离开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又下跪拜了新师傅 2018/3/16
- 央视315:击穿3谣言曝光6乱象批评2企业 2018/3/16
- 资金投入不足,英国博物馆收藏事业遇阻力 2018/3/11
- 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集团亏损1.19亿美元 2018/3/11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查理一世收藏展 2018/3/11
- 当红影星为夫背千万负债,如今50岁离婚复出 2018/2/23
- 王宝强大年初五现身机场,一个细节让人心疼 2018/2/23
- “大衣哥”被村支书痛批了:建学校一分没捐 2018/2/23
- 十年后,性爱机器人会是养老院里的标配 2018/2/14
- 阿里安全发现“微信克隆漏洞”盗刷微信钱包 2018/2/14
- 三百多年英国首位桂冠女诗人:戒烟戒酒戒性 2018/2/1
- 鲁迅: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好好地供养它 2018/2/1
- 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在今天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2018/2/1
- 你养的男人不爱你,你养的青蛙不回家 2018/1/24
- 中铁建工伪造公章7亿项目被废标,正在调查 2018/1/24
- 乐视网悬念跌停,超850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板 2018/1/24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出炉,刘震云入选 2018/1/14
这个叫伊丽莎白·泰勒与宝格丽珍藏珠宝艺术的展览的确吸引人,前些天在上海,钱报记者花了好大的劲才挤到展厅门外,回眸一看,身后则是黑压压一片人。虽然现场只有7件珠宝,但因和一代女神有关,人们的好奇心就被唤起了。
这7件珠宝中,最有名的是伊丽莎白·泰勒的那套祖母绿,包括一枚镶嵌祖母绿与钻石的花朵造型弹簧胸针(这是泰勒的第一件宝格丽珠宝),一枚祖母绿钻石戒指(这是理查德·伯顿送给她的第一件珠宝),一条镶嵌超过80克拉宝石的祖母绿钻石项链(这是1964年婚礼当天伯顿送给她的礼物),项链吊坠也不可小觑哦,因为它原是伯顿在订婚时赠与泰勒的一枚祖母绿钻石胸针。
很多人对泰勒的珠宝有印象,是因为2011年12月的那场伊丽莎白·泰勒的私人珍藏珠宝拍卖,创下了个人珠宝拍卖成交额最高纪录。据说,珠宝藏品在巡展时限时观赏,不允许上手,这在拍卖场上也不多见。拍卖当天客满席,80多件作品拍了4个多小时,无一流拍。通过激烈抢拍,宝格丽成功回购7件,有些大大超过估价,总共花了3000多万美元。
2013年开始,宝格丽自豪地将泰勒的珠宝拿出来全球巡展。而回购自己昔日作品,这事不止一家在做。最近日内瓦苏富比的“瑰丽珠宝及贵族首饰”春拍上,一枚25.59克拉的顶级缅甸红宝石,最终以2825万瑞士法郎(约合2.341亿港币)的价格成交,刷新有色宝石的世界拍卖纪录;另一枚镶有30.23克拉的克什米尔蓝宝石的钻石胸针,以573.8万瑞士法郎的价格再创克什米尔蓝宝石拍卖纪录新高,买主都是卡地亚,因为都是自家作品。
类似的事,卡地亚做过不少。还记得现在还在成都展出的那条芭芭拉·赫顿的翡翠项链吗?2.14亿港币的天价,同样刷新翡翠的拍卖纪录。而卡地亚就是那个神秘的电话竞拍者,除了这条翡翠项链,它还一口气买回了芭芭拉·赫顿的好几件珠宝。据介绍,从1983年以来,卡地亚通过多渠道回购了1500多件作品。梵克雅宝、宝诗龙等这些拍卖行上的常客也正在慢慢回收旧日作品,它们甚至为此不惜大打广告寻求线索。
回购珠宝的价格,比起当年售价当然不知涨到哪儿去了,珠宝大咖们为何如此舍得呢?“我们不是只盯名人收藏,还得看作品本身价值,它的工艺和设计概念是否典型,是否有时代特点。”宝格丽相关负责人说,“更重要的是还原老工艺,比如这次展出的弹簧胸针,我们原本的记录中只有草图和数据等,有些工艺可能随时间和工匠退休而流失,买回原作,就能更好研究了。”
但因这些作品多半与名人相关,所以往往成为珠宝大咖们展现悠久历史与实力,并吸引客人的大好机会。如同那些冲着泰勒的珠宝去的女孩一样,她们也许此刻不会消费,但名人效应(如今更演变成粉丝经济),已浸润其心底,也许到了某一天,便成为下单的客人。买得回旧日作品,当然也等得起他们慢慢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