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15/6/13 11:10:30   来源:艺术中国


“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2015年6月12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成功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书记高洪,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吴长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出席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与艺术教育学教授朱迪斯•伯顿、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媒体管理学院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等专家、学者。


“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嘉宾及听众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致欢迎词

    据悉,本次系列活动除了6月12日的“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外,还包括当日下午的高等艺术院校国际校长论坛、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揭牌与签约发布仪式,以及次日的美术教育主题研讨会和2015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等内容。

高洪书记在致辞时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的动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的课题,是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课题,是世界性的课题,也是当代中国的课题。希望这次会议在传播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理念方面、在探讨美术教育发挥培养创新人才工作方面以及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致辞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致辞

    吴长江书记和刘贵芹副司长也分别从世界和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和面临的新问题等方面对美术教育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展望,提出了对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期许。期望通过这一会议,吸收和借鉴不同民族的学术思想,取长补短,去伪存真。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创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新局面。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主持会议
 


国际校长论坛现场

“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主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与艺术教育学教授朱迪斯•伯顿(Judith M.Burton)、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助理、教务处长王晓琳女士、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媒体管理学院院长克劳斯•西本哈尔(Klaus Siebenhaar)、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初熹、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孔新苗、美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教育项目协调人帕特里夏•罗德瓦尔德(Patricia Rodewald)、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美术馆教育部主任茱莉亚特•弗里希(Juliette Fristch)、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哥伦比亚大学美术教育与艺术管理博士杨应时先后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主题发言和演讲。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与艺术教育学教授朱迪斯•伯顿(Judith M.Burton)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高等艺术院校国际校长论坛上致辞并发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与艺术教育学教授朱迪斯•伯顿(Judith M. Burton)女士以《针对创新实践和社会变革的四项提议》为题的准备了精彩的演讲。朱迪斯•伯顿教授是哥伦比亚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哈佛大学教育博士,也是英国皇家艺术协会的成员和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的荣誉会员。

朱迪斯•伯顿首先指出,关注学生个体的内部思维以及内部对话对教学实践的建构和艺术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对话的思考之中,学生自主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她分别就教师如何通过对自己的知识发展进行更好的探索从而为学生建立一种创新性的想象空间,以及如何培训灵活性的教师知识结构展开了阐释。

“更好的了解人类的发展,包括它的发展轨道,才能更好地带来一种艺术实践方面的可持续性,而且能够给我们带来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变革。无论是在艺术学生中,或者是在小学生中,亦或是在博物馆中,考虑他们的艺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朱迪斯•伯顿最后强调,“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中的现在和过去应该是有传承的,也应该是延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