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见证埃及兴衰 2020/7/7
- 量子科技鉴定《兰亭序》“真迹” ? 2019/3/26
- 单霁翔:我不是故宫掌门人是看门人 2019/3/26
- 海子离世三十周年:他的死亡与气功有关吗? 2019/3/26
- 韦罗基奥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佛罗伦萨开幕 2019/3/26
- 小镇青年的纠结:回家乡,还是漂在大城市 2019/3/9
- 外卖女骑手:上岗半个月瘦了5公斤 2019/3/9
- 租房客中的新青年:别人的房子,自己的生活 2019/3/9
- 人人车被指拖欠数千万广告费,线下店关停 2019/3/1
- 华强年入百万的吴老板:赚钱全靠转的快 2019/3/1
- 梵高艺术博物馆:《向日葵》将不再外借 2019/3/1
- “染发剂过敏”是什么鬼?前方高能慎入! 2018/12/4
- 胡润排行榜前100企业家富豪全是宽脸 2018/12/4
- 《纽约时报》盖章的最值得去国度美景 2018/12/4
- 章泽天急抛婚房,售价超1.1亿! 2018/12/4
- 新中国首富已诞生!网友:意料之中! 2018/10/15
- 唐玄宗其人:不只是风流才子 2018/10/15
- 周润发计划捐献全部财产:钱不是我的 2018/10/15
- 白酒行业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8/9/29
- 已婚男女出轨有多伤钱?专家:结果令人意外 2018/9/29
-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宁愿当鸵鸟,也不说出真相? 2018/9/29
- 纪念臧天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 2018/9/29
- 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每一个都很慌 2018/9/29
- 王俊凯天生就是“玩鹰的”丨专访天下霸唱 2018/9/1
- 为什么要在饮料里 加入二氧化碳? 2018/9/1
- 为何总是忘记梦境?海马体慢半拍 2018/9/1
- 价值上亿美元的网站都只有一个程序员 2018/9/1
- 冯骥才:九岁那年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2018/9/1
- 爱男人还是爱女人?跨性别者自我探索 2018/9/1
- 余华:就算往死里也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2018/9/1
- 西虹市首富:二爷是身家300亿的富豪 2018/8/3
- 台湾作家贪小便宜做免费隆鼻手术右眼失明 2018/8/3
- 霍思燕出席活动,十根手指上戴满了珠宝 2018/8/3
- 离开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又下跪拜了新师傅 2018/3/16
- 央视315:击穿3谣言曝光6乱象批评2企业 2018/3/16
- 资金投入不足,英国博物馆收藏事业遇阻力 2018/3/11
- 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集团亏损1.19亿美元 2018/3/11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查理一世收藏展 2018/3/11
- 当红影星为夫背千万负债,如今50岁离婚复出 2018/2/23
- 王宝强大年初五现身机场,一个细节让人心疼 2018/2/23
- “大衣哥”被村支书痛批了:建学校一分没捐 2018/2/23
- 十年后,性爱机器人会是养老院里的标配 2018/2/14
- 阿里安全发现“微信克隆漏洞”盗刷微信钱包 2018/2/14
- 三百多年英国首位桂冠女诗人:戒烟戒酒戒性 2018/2/1
- 鲁迅: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好好地供养它 2018/2/1
- 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在今天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2018/2/1
- 你养的男人不爱你,你养的青蛙不回家 2018/1/24
- 中铁建工伪造公章7亿项目被废标,正在调查 2018/1/24
- 乐视网悬念跌停,超850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板 2018/1/24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出炉,刘震云入选 2018/1/14
一直以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都是纽约城内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每年接待观众约500万人,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增加了300万人,它与附近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位列全球最受欢迎的10大博物馆。根据博物馆的现任主席Ellen Futter介绍,该博物馆在全美家庭观众最喜爱的景点中仅次于迪斯尼世界和迪斯尼乐园。
尽管门前人流如织,博物馆仍然非常重视吸引校园以外的观众。
“过去,人们认为参观像我们这样的博物馆可能一次就足够了。他们过来、参观,然后回家,”Futter说道,“如今的观众在参观之前就与我们建立了联系。他们来到博物馆,参观的过程充满了惊喜。回到家后,无论他们身处何方,都会继续参与我们的活动。”
如今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一家庞大的机构,每年举办多种外延活动。博物馆利用应用软件、社交媒体和教育项目潜移默化地延伸其影响力。至今已有10万多人通过Coursera平台注册了博物馆的免费在线课程。许多目标观众本身就是教师,他们也会就科学、自然历史以及今日环境挑战等话题教育世界各地的学生(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成为世界上首家启动了自身的博士项目的博物馆,最近还获许为教师启动了硕士计划)。博物馆为纽约市的观众推出了多样的活动,包括如何理解气候变化的研讨会,如何在某个鸡尾酒会以及类似的场合向其他人推介科学。
如今,移动应用软件在博物馆对外联结观众,教育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一大挑战就是你会看到许多很不错的东西,但是你却没法找到更多有关的信息,”自然历史博物馆数字运营主管Catherine Devine表示。
博物馆展览部工作人员为某些展览制作了app,比如“毒药的威力”游戏,让用户能够探索去年举办的一个特展中的一些中毒案例。博物馆的数字与技术人员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发了博物馆导览app的2.0版——“探索者”,为展览添加了许多互动元素,观众无论是在博物馆或在家都可以使用。然而,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一款app则是有关世界级恐龙展的一些基本探索。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希望能让更多的公众看到更多的藏品,而如今博物馆3300万藏品中只有极少部分在展出。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并不是唯一一家利用数字技术的博物馆。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实验室app让人们有机会仿照著名艺术家的风格创建自己的艺术作品。去年9月,纽约时报称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新app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该应用程序的开发目的在于“与那些博物馆内外的观众实现互动,并供观众娱乐。”博物馆的Instagram账户去年赢得了威比奖(Webby Awards,是由国际数字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评选全球最佳网站的奖项)。而华盛顿的史密森机构开启了对其所藏的1.37亿件藏品进行数字化的漫漫长路,如今只完成了1%。为了让公众能享用该博物馆最受欢迎的藏品,博物馆向前迈进一步,借助了3D扫描技术来实现目标。
大部分博物馆都认同,他们的教育职责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不断发展以适应这些需求,这也是美国博物馆联盟未来中心所发布的报告中所倡议的内容。因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部门必须培养儿童在真实世界中的分析、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强迫他们识记和照搬书本内容。
当然,博物馆并不仅仅只在围墙之外做出了努力。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如今正投入3.25亿美元,用于建设科研与教育的新大楼。Futter表示新大楼的设计基于这样的理念,观众将“顺利地从博物馆参观过渡到在线参与” 。
Futter继续介绍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博物馆的观众,无论他们身在何处,或是一天中的任何时间,不管是在中国,或者在纽约市的某栋高楼中,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正在考虑将博物馆的参观打造成可以在不同的媒介上反复跳转的无缝链接体系,这令人非常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