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见证埃及兴衰 2020/7/7
- 量子科技鉴定《兰亭序》“真迹” ? 2019/3/26
- 单霁翔:我不是故宫掌门人是看门人 2019/3/26
- 海子离世三十周年:他的死亡与气功有关吗? 2019/3/26
- 韦罗基奥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佛罗伦萨开幕 2019/3/26
- 小镇青年的纠结:回家乡,还是漂在大城市 2019/3/9
- 外卖女骑手:上岗半个月瘦了5公斤 2019/3/9
- 租房客中的新青年:别人的房子,自己的生活 2019/3/9
- 人人车被指拖欠数千万广告费,线下店关停 2019/3/1
- 华强年入百万的吴老板:赚钱全靠转的快 2019/3/1
- 梵高艺术博物馆:《向日葵》将不再外借 2019/3/1
- “染发剂过敏”是什么鬼?前方高能慎入! 2018/12/4
- 胡润排行榜前100企业家富豪全是宽脸 2018/12/4
- 《纽约时报》盖章的最值得去国度美景 2018/12/4
- 章泽天急抛婚房,售价超1.1亿! 2018/12/4
- 新中国首富已诞生!网友:意料之中! 2018/10/15
- 唐玄宗其人:不只是风流才子 2018/10/15
- 周润发计划捐献全部财产:钱不是我的 2018/10/15
- 白酒行业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8/9/29
- 已婚男女出轨有多伤钱?专家:结果令人意外 2018/9/29
-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宁愿当鸵鸟,也不说出真相? 2018/9/29
- 纪念臧天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 2018/9/29
- 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每一个都很慌 2018/9/29
- 王俊凯天生就是“玩鹰的”丨专访天下霸唱 2018/9/1
- 为什么要在饮料里 加入二氧化碳? 2018/9/1
- 为何总是忘记梦境?海马体慢半拍 2018/9/1
- 价值上亿美元的网站都只有一个程序员 2018/9/1
- 冯骥才:九岁那年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2018/9/1
- 爱男人还是爱女人?跨性别者自我探索 2018/9/1
- 余华:就算往死里也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2018/9/1
- 西虹市首富:二爷是身家300亿的富豪 2018/8/3
- 台湾作家贪小便宜做免费隆鼻手术右眼失明 2018/8/3
- 霍思燕出席活动,十根手指上戴满了珠宝 2018/8/3
- 离开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又下跪拜了新师傅 2018/3/16
- 央视315:击穿3谣言曝光6乱象批评2企业 2018/3/16
- 资金投入不足,英国博物馆收藏事业遇阻力 2018/3/11
- 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集团亏损1.19亿美元 2018/3/11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查理一世收藏展 2018/3/11
- 当红影星为夫背千万负债,如今50岁离婚复出 2018/2/23
- 王宝强大年初五现身机场,一个细节让人心疼 2018/2/23
- “大衣哥”被村支书痛批了:建学校一分没捐 2018/2/23
- 十年后,性爱机器人会是养老院里的标配 2018/2/14
- 阿里安全发现“微信克隆漏洞”盗刷微信钱包 2018/2/14
- 三百多年英国首位桂冠女诗人:戒烟戒酒戒性 2018/2/1
- 鲁迅: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好好地供养它 2018/2/1
- 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在今天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2018/2/1
- 你养的男人不爱你,你养的青蛙不回家 2018/1/24
- 中铁建工伪造公章7亿项目被废标,正在调查 2018/1/24
- 乐视网悬念跌停,超850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板 2018/1/24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出炉,刘震云入选 2018/1/14
你在拿什么代替羔羊献祭?你在拿对家人和孩子缺失的爱为事业献祭?你在拿健康和睡眠对欲望献祭?你在拿友情和爱情向更完美的自己献祭?
在中国绘画中,羊是蛮夷执贡的贡品,是三阳开泰,是田园牧歌,几乎从未表现出拟人化的特征。在西方艺术史上,羊是享乐主义的潘神,是迷途的信众,是夏加尔的乡愁,经常寄托着人性的喜怒哀乐。
羊,温驯而谨小慎微,在全世界,羊都被作为牺牲的祭品。羊与迷失的人性画上等号,一群迷惘的、做不了自己的主的人被称为羊群。
《圣经》中有一只古往今来最悲伤的羊,他的命运由神和至亲一手把握。这只最悲伤的献祭羔羊,名叫以撒。提香、卡拉瓦乔、伦勃朗都画过他待宰的时刻。
三位大师画了同一只羔羊。
以撒的故事出自《旧约·创世纪》第22章: 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叫他把最爱的独生子以撒献为燔祭的羔羊,于是亚伯拉罕拿起了刀。这时,天使出现并加以阻止,因为亚伯拉罕对神的敬畏已经得到证明。
在《圣经》原文中,这则残酷的杀子故事共19句,其中最揪心的,莫过于这一段对话——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父亲哪。”亚伯拉罕说:“我儿,我在这里。”以撒说:“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
以撒毫无知觉,羔羊就是他,而父亲想要亲手杀死他——“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
在众多故事中,为什么提香、卡拉瓦乔、伦勃朗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表现这一幕?因为它最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纠结。
1542—1544年,提香将画面处理成仰视的视角,山峰压低,天空拉近,画中三个人物呈对角线,既有动感,又有史诗般的悲壮感。亚伯拉罕像神话中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也像毫不留情的刽子手。而被按住脑袋的羔羊以撒,还只是个年幼无辜的孩子,跟他身旁的公羊一样,温顺无害又无知无觉。
1603年,卡拉瓦乔的处理更像日常生活场景,亚伯拉罕以一个粗鲁农夫的形象出现,他被天使阻止的右手还努着劲儿,你仿佛能听到他们的交谈声。远景处是意大利静谧如画的风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作为祭品的以撒面孔扭曲,恐惧地张大嘴,好像在苦苦地哀求。
伦勃朗1635年的演绎摆脱了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作品一贯的“神性”,显得更为悲剧性。在他的画中,濒死的以撒没有挣扎,他的脸被父亲亚伯拉罕用大手蒙住,洁白的身体毫无防备,真正像纯洁的羔羊一样等待宰割。幸而天使从天而降,震落亚伯拉罕手中的刀。而天使脸上的表情仿佛就是观众的表情——既感动又难以接受。
这三幅杰作均以暗色为主调,让这个差一点就酿成人伦悲剧的故事显得更为气氛凝重。画面中,父亲亚伯拉罕都是视觉的焦点,如同生活中的所有主宰者一样。而命悬一线的以撒只是祭坛上的一只羊,他的生命掌握在神的手里,只要神一句话,父亲随时可以牺牲掉他。
以撒没上祭坛,上了祭坛的是朋友、亲人、孩子、爱人。
在《恐惧与战栗》中,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分析了这个故事。他认为,如果亚伯拉罕不在乎儿子的生死,如果他不经历亲情和伦理的挣扎,他所做的就毫无意义。克尔恺郭尔称亚伯拉罕为“信心之父”,并说赞美他并非因为他的荒谬,而是因为他从理性发展出宗教性,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
然而真实生活要残酷一万倍,人性的选择是会要人命的。生命中的种种取舍,分分钟可能造成人伦惨剧。
被当作献祭羔羊的以撒逃过一死,因为神只是在试验亚伯拉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献祭羔羊常常真的被牺牲掉了。
谁是悲伤的羔羊?人们拿朋友献祭——利用,出卖,为利益背叛友情;人们拿亲人献祭——啃老,拒绝赡养,把家人当成传销对象;人们拿孩子献祭——望子成龙,缺席陪伴,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人们拿爱人献祭——朝秦暮楚,追求物质,为事业毫不犹豫放弃爱情。人性很残忍,史上有多少事,拿他人来做燔祭,用别人的血来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
以撒没有上祭坛,上了祭坛的是我们的朋友、亲人、孩子、爱人。他们被献祭给欲望,献祭给成功,成了成功路上的代罪羔羊。还有人将自己也摆上祭坛,长期熬夜、疲于奔命、抑郁成疾,每一样都很致命。
在羊年读《亚伯拉罕的献祭》的故事,不要以为羊的悲伤与你无关,画面里的羊,很可能就是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