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见证埃及兴衰 2020/7/7
- 量子科技鉴定《兰亭序》“真迹” ? 2019/3/26
- 单霁翔:我不是故宫掌门人是看门人 2019/3/26
- 海子离世三十周年:他的死亡与气功有关吗? 2019/3/26
- 韦罗基奥首次全面回顾展在佛罗伦萨开幕 2019/3/26
- 小镇青年的纠结:回家乡,还是漂在大城市 2019/3/9
- 外卖女骑手:上岗半个月瘦了5公斤 2019/3/9
- 租房客中的新青年:别人的房子,自己的生活 2019/3/9
- 人人车被指拖欠数千万广告费,线下店关停 2019/3/1
- 华强年入百万的吴老板:赚钱全靠转的快 2019/3/1
- 梵高艺术博物馆:《向日葵》将不再外借 2019/3/1
- “染发剂过敏”是什么鬼?前方高能慎入! 2018/12/4
- 胡润排行榜前100企业家富豪全是宽脸 2018/12/4
- 《纽约时报》盖章的最值得去国度美景 2018/12/4
- 章泽天急抛婚房,售价超1.1亿! 2018/12/4
- 新中国首富已诞生!网友:意料之中! 2018/10/15
- 唐玄宗其人:不只是风流才子 2018/10/15
- 周润发计划捐献全部财产:钱不是我的 2018/10/15
- 白酒行业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2018/9/29
- 已婚男女出轨有多伤钱?专家:结果令人意外 2018/9/29
- 性骚扰受害者为何宁愿当鸵鸟,也不说出真相? 2018/9/29
- 纪念臧天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 2018/9/29
- 没有房子的年轻人,每一个都很慌 2018/9/29
- 王俊凯天生就是“玩鹰的”丨专访天下霸唱 2018/9/1
- 为什么要在饮料里 加入二氧化碳? 2018/9/1
- 为何总是忘记梦境?海马体慢半拍 2018/9/1
- 价值上亿美元的网站都只有一个程序员 2018/9/1
- 冯骥才:九岁那年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2018/9/1
- 爱男人还是爱女人?跨性别者自我探索 2018/9/1
- 余华:就算往死里也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2018/9/1
- 西虹市首富:二爷是身家300亿的富豪 2018/8/3
- 台湾作家贪小便宜做免费隆鼻手术右眼失明 2018/8/3
- 霍思燕出席活动,十根手指上戴满了珠宝 2018/8/3
- 离开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又下跪拜了新师傅 2018/3/16
- 央视315:击穿3谣言曝光6乱象批评2企业 2018/3/16
- 资金投入不足,英国博物馆收藏事业遇阻力 2018/3/11
- 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集团亏损1.19亿美元 2018/3/11
-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查理一世收藏展 2018/3/11
- 当红影星为夫背千万负债,如今50岁离婚复出 2018/2/23
- 王宝强大年初五现身机场,一个细节让人心疼 2018/2/23
- “大衣哥”被村支书痛批了:建学校一分没捐 2018/2/23
- 十年后,性爱机器人会是养老院里的标配 2018/2/14
- 阿里安全发现“微信克隆漏洞”盗刷微信钱包 2018/2/14
- 三百多年英国首位桂冠女诗人:戒烟戒酒戒性 2018/2/1
- 鲁迅: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好好地供养它 2018/2/1
- 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在今天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2018/2/1
- 你养的男人不爱你,你养的青蛙不回家 2018/1/24
- 中铁建工伪造公章7亿项目被废标,正在调查 2018/1/24
- 乐视网悬念跌停,超850万手卖单封死跌停板 2018/1/24
-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出炉,刘震云入选 2018/1/14
恰逢暑期,不少艺术爱好者都动身前往世界各地参观文物古迹和各大美术馆。不难注意到,不同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对亚洲文化也有各不相同的研究角度和呈现方式。前往感受旅行目的地的特色文化的同时,也不妨透过各地美术馆等机构和研究者的目光,重新体味古今亚洲和中国艺术的魅力。
- 华盛顿 -
谜团:八大山人
弗利尔美术馆 | 展至2016年1月3日
八大山人(朱耷)生于明朝宗室,晚年以“八大山人”为别名,其作品有独特的个人风格,花鸟画常常夸张变形。八大山人对后来的齐白石、潘天寿等人都有重要的影响。弗利尔美术馆的“谜团:八大山人”(Enigmas:The Art of Bada Shanren)由安明远(Stephen D.Allee)博士策展,展出40多件作品。展品包括现存朱耷最早使用“八大山人”题跋的作品《黄庭内景经》。
八大山人,《荷凫图》,1696年
- 纽约 -
中国:镜花水月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展至8月9日
适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百年庆,今年到纽约的艺术爱好者全年都可在这里看到精彩的亚洲艺术展览。此前在5月开幕的展览“中国:镜花水月”和盛大的Met Gala引起的广泛讨论才刚刚平息,前往“镜花水月”展厅亲自感受这场有关中国的华丽幻想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场由大都会时装学院(Costume Institute)与亚洲艺术部合作的展览展出了众多以中国艺术为灵感的时装设计及西方和中国导演的电影作品。
“中国:镜花水月”展览现场
以线绘画:12世纪至19世纪的中国织锦和刺绣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展至8月9日
如果镜中花,水中月不能满足你的胃口,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百年庆中的其他展览也总有一个能令你沉醉其中。比如“以线绘画:12世纪至19世纪的中国织锦和刺绣”(Painting with Threads: Chinese Tapestry and Embroidery, 12th-19th Century),这场展览展出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中国织锦和刺绣作品,其中部分作品是首次对公众展出,这些作品中有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等多种主题,展现了中国成熟的织锦和刺绣工艺。
明代缂丝天仙芝寿图
爱玉:毕晓普藏品展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展至2016年6月19日
希伯·R·毕晓普(Heber R. Bishop)是美国重要的亚洲艺术收藏家,尤其侧重清代翡翠和玉石收藏。在19世纪80年代,毕晓普的玉器收藏规模已经非常庞大。1902年,他把1028件18世纪至19世纪的中国玉器和印度莫卧儿玉器捐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曾要求博物馆复制一间法国路易十五时期风格的宴会厅来展示他的这些藏品。在亚洲部成立百年之时展出毕晓普收藏的玉器,无疑也是对该馆历史的一次回顾。
清中期翡翠孩兒枕
奢华:14世纪至20世纪的东亚漆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展至8月9日
过去二千多年,漆都是东亚地区重要的艺术材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奢华:14世纪至20世纪的东亚漆器”(Sumptous: East Asia Lacquer, 14th-20th Century)呈现了人们如何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把漆这种材料用于绘画、雕刻以及黄金、珍珠母的镶嵌工艺之中。作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的展览之一,“奢华:14世纪至20世纪的东亚漆器”中的展品全部来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永久收藏,这一陈列展呈现了制作漆器所需的工艺,也注重表现中国、韩国和日本各地漆器的异同。
明代黑漆嵌螺钿梅鹊图盘
- 堪萨斯 -
花至霜:亚洲艺术中的四季
奈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 | 展至2016年7月17日
不仅在中国,东亚文化中多把四季流转被看作自然循环和宇宙和谐协调的表现。几个世纪以来,四季的主题为中国、日本、韩国艺术家带来灵感,他们描绘花卉、风景或季节性活动,引起观者的共鸣。这些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写生,成为对时光流逝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沉思默想。奈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展览“花至霜:亚洲艺术中的四季”将呈现中国、日本、韩国三地艺术家的作品。中国画家通过笔墨和诗句表现季节,而日本版画艺术家把季节性的色调融入充满生气的构图里。而一位参展的韩国当代艺术家又通过影像艺术作品为季节的主题注入新的活力。
石涛,《夏山雨后》(《苦瓜妙谛册》),1703年
- 波士顿 -
引入异彩:来自中国的奢华物品
碧波地博物馆 | 展至12月27日
展览“引入异彩:来自中国的奢华物品”(Importing Splendor: Luxuries from China)通过30件精选艺术品展现了碧波地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庞大而精美的中国出口艺术品收藏。展品包括由18世纪和19世纪中国艺术家根据欧洲和美洲市场需求而制作的家具、绘画和装饰物品等,这些作品展现了对材料和形式的纯熟把握,是当时最受追捧的奢侈品。
产自中国宁波的硬木床(约1870年-1880年)
- 克利夫兰 -
无声诗:中国绘画杰作
克利夫兰美术馆 | 展至2016年4月24日
2016年是克利夫兰美术馆建立100周年,该馆为此推出的展览“无声诗:中国绘画杰作”(Silent Poetry: Masterworks of Chinese Painting)从馆藏中国绘画中精选自宋朝至清朝的10件重要中国绘画作品展出。由周汝式(Ju-Hsi Chou)和钟妙昏(Anita Chung)撰写的展览同名著作《无声诗:克利夫兰美术馆馆藏中国绘画杰作》也随展览出版,该书呈现了该馆馆藏研究的最新动态。
“佳士得旅游”项目负责人凯伦·斯通·塔瓦尔(Karen Stone Talwar)曾为《艺术新闻/中文版》的读者推介过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这里有世界级的印度和东南亚收藏,涵盖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和东南亚地区。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在亚洲艺术方面的雄厚实力主要得益于在1958年到1983年间任馆长的传奇人物李雪曼(Sherman E. Lee),该博物馆的国际声望在相当程度上是靠他任内获取的藏品赢得的。
《溪山无尽》(局部),北宋至金代
文徵明,《古松图轴》,明
吴彬,《五百罗汉图》(局部),明
- 旧金山 -
中华廿八人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 展至8月16日
“中华廿八人”展出了迈阿密卢贝尔家族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张洹、黄永砯、刘韡、徐震等。展览以绘画、装置艺术、摄影和新媒介作品为主。“中华廿八人”为观众呈现多元的艺术视角和创作形式。
徐震作品《Spread B-051》
细腻自然:14世纪至18世纪的中国绘画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 展至11月1日
“细腻自然:14世纪至18世纪的中国绘画”(Exquisite Nature: 20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Painting 14th-18th C.)展品描绘的内容包括各种平常事物:风景、花鸟、乡村生活和历史故事。尽管风格和领域不同,但每件作品都极致地体现了同一个主题: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歌颂。展品包括倪瓒、邹一桂、王原祁、文徵明等人的作品。其中,倪瓒(1301–1374)的《江亭山色图》是这位中国大艺术家对一个空空如也的茅草亭最简约流畅的描画。而文徵明的《江山揽胜图》表达了对在遥远山野畅怀人生的渴望。
“细腻自然”展览中倪瓒的作品
- 曼彻斯特 -
M+希克收藏:从1970年代到今天的中国艺术
惠特沃思艺术馆|展至9月20日
英国曼彻斯特惠特沃思艺术馆(Whitworth Art Gallery)7月展览“M+希克收藏:从1970年代到今天的中国艺术”从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1510件来自乌利·希克(Uli Sigg)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挑选80件作品展出。这些展品为30位中国艺术家创作,时间跨越40年,展览简明地描述了希克的收藏策略。这场在曼彻斯特的展览是这一巡回展移师亚洲之前在欧洲的最后一站,在亚洲的巡展将一直持续到博物馆开幕。
翁奋《骑墙——深圳》(2002)
- 维也纳 -
曹斐:锦绣香江
维也纳分离派美术馆 | 展至8月30日
曹斐的室外装置《锦绣香江》
曹斐在维也纳分离派美术馆的个展中,人们在街道上就可以看到美术馆正立面的室外装置《锦绣香江》(Splendid River,2015),“锦绣香江”这四个汉字暂时安装在美术馆的正门上,复制了在曹斐家乡广州某房地产公司的外观,而这个房地产公司恰好又是一栋分离派美术馆的翻版。
曹斐,《伦巴》,2015年
在这次展览展出的曹斐2015年的装置作品《伦巴》(Rumba)中,自动化的行为按照一个固定的计划上演,家用机器人在表演着某种随机的编舞动作。被某种不可视的信号触发,四个机器人开始清扫安装在高处的狗粮机所抛洒的碎物。
- 柏林 -
芥子园画传:中国画与中国木版画的内在联系
亚洲艺术博物馆 | 展至9月20日
《芥子园画谱》内页(局部)
《芥子园画谱》(又称《芥子园画传》)不仅是中国自古最广为人知,印刷量最大的套色木版系列作品,也体现了中国艺术史上最为纯熟的木版画技艺。“芥子园”的名称源自清初文学家李渔在南京的园林名称,李渔赞助了版画的制作和出版,画谱的第一个版本出版于1679年,第二、三个版面都出版于1687年。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这场在柏林举行的展览深入探讨了中国绘画和木版印刷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体现出对绘画的描述和模仿如何为其他媒介的创作提供灵感。
- 东京 -
中国清代书法展
东京国立博物馆 | 展至8月2日
坐标在东京的朋友,不妨抓紧时间到东京国立博物馆观看清代书法主题展。这场展览以清代注重金石碑学,考据之风盛行的风气为背景,展出了邓石如、包世臣、吴熙载三代清朝碑学名家等人的书法作品。今年是邓石如去世210周年,在这个展览中了解这位清代碑学的重要人物并了解他的重要影响,感受清代书法的魅力,也许会给你一个别样的东京之行。
吴熙载,《篆书张茂先励志诗四屏》
- 台北 -
典范与流传——范宽及其传派大展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至9月29日
今年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在该馆藉此推出的“典范与流传——范宽及其传派大展”展览中,不仅可以一睹范宽真迹,展览更是梳理了宋代山水画大师范宽对后世影响的广度与深度。展览可分为三个部分:“《溪山行旅图》的传续”、“范宽的传称作品”与“范宽画风的影响”。其中,台北故宫藏限展精品《溪山行旅图》由7月1日展至8月13日,《临流独坐图》由8月14日展至9月29日,分前、后两期展出,这些作品均难得一见。假期到台湾旅行,又怎么能错过一睹范宽真迹的机会?
溪山行旅图